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站内 百度 谷歌 搜搜 360搜索
地方分站 银川站 石嘴山站 吴忠站 中卫站 固原站 阿拉善盟 乌海站 巴彦淖尔站 鄂尔多斯站 榆林站 平凉站 庆阳站 延安站

有了岗位好挣钱——来自市劳动就业服务局的报道
2013-01-16 16:54:08   来源:   评论:0 点击:

2012年,巴彦淖尔市劳动就业部门紧紧围绕市委、政府中心工作,认真贯彻全区、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以创业带动就业、城乡就业技能培训、农牧民转移就业增收、失业保险扩面征缴、公共就业服务体...

     
    2012年,巴彦淖尔市劳动就业部门紧紧围绕市委、政府中心工作,认真贯彻全区、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以创业带动就业、城乡就业技能培训、农牧民转移就业增收、失业保险扩面征缴、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就业服务“九项”实名制信息录入与《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等重点工作为抓手,各项任务完成实现预期目的。
  ——城镇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截至12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2650人,完成目标任务12500人的101.2%;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475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35.6%;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468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27.7%;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7%,低于控制目标4.0%的0.23个百分点。
  ——农牧民转移就业有序进行。截至11月底,全市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66999人,完成目标任务160000人的104.4%,其中转移6个月以上的120543人,完成任务120000人的100.5%。
  ——城乡就业技能培训稳步推进。截至12月底,全市开展城镇就业技能培训11250人,完成目标任务10000人的112.5%;培训后成功就业9968人,培训后就业率为88.6%。开展农牧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13926人,完成目标任务12000人的116.1%,培训后成功就业12667人,培训后就业率为90.1%。
  ——创业带动就业成效明显。截至12月底,全市开展创业培训7021人,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5400人的130%(完成自治区下达目标任务3500人的200.6%),经培训实现成功创业或自谋职业4733人,创业带动就业14192人。
  ——创业贷款规模进一步扩大。截至12月底,全市为各类创业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01亿元,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1.2亿元的167.5%(完成自治区下达目标任务9000万元的223.3%)。
  ——失业保险扩面稳步增长。截至11月底,全市失业保险核定人数106098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失业保险基金核定征缴5127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97%。

小额担保贷款渠道拓宽了

  创业带动就业的具体措施进一步加强,不断推进创业培训与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的有机结合,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力度,促进城乡劳动者实现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一是创业小额贷款担保基金筹集能力进一步提升。2012年,全市筹集并投入创业小额贷款担保基金2607万元,用于扩大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范围,提高创业小额担保贷款额度。二是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截至11月底,在发放的1.82亿元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中,国家开发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为我市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5000万元,邮储银行发放创业贷款3132万元,河套农村商业银行发放创业贷款11968万元。三是中小企业和个人创业贷款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2012年,全市有8家小企业得到创业贷款扶持,总额度为1350万元;全市个人贷款额度由3万元普遍提高到5万元。
  2012年10月10日,召开了巴彦淖尔市第三届创业成果展示创业项目推介暨创业表彰会,表彰了16个扶持创业促进就业先进集体、16名扶持创业促进就业先进个人和18名创业明星,展出创业推介项目160个、创业成果140个,营造了全市关注创业、扶持创业、促进创业的良好氛围。

培训实效增强了

  根据市场用工需求,并结合新就业城乡劳动力的岗位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包括采矿、冶炼等十几个专业的重点工种技能培训。截至12月底,全市共完成重点工种培训6239人,完成任务6000人的104%。上半年,后旗与中旗在当地的紫金公司和神华公司的新招员工中实施了带薪培训试点,从培训促进就业、稳定就业的效果看值得借鉴和推广。全市有8600人经培训获得职业资格证,全市城乡就业技能培训后的就业率均达88%以上。
  2012年,各地通过加大财力、物力、人力的投入,创业园区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临河中小企业创业园、磴口鼎元购物创业园和后旗蒙元文化一条街创业园新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创业园区达到14家,其中临河中小企业创业园、后旗蒙元文化一条街创业园和五原民隆设施农业创业园获得自治区以奖代补资金350万元的支持。将转移就业示范旗县区、乡镇(苏木)和村(嘎查)“三级联创”活动纳入统筹城乡就业的重点工作进行推进。

服务能力提升了

  2012年,全市建立的街道、苏木乡镇、农垦系统农牧场劳动保障事务所有86个,覆盖率达100%;建立街道社区、嘎查村、农牧分场劳动保障工作站918个,覆盖率达100%;全市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站)配备专兼职劳动保障协理员1375名;今年,市政府投入56万元,为基层新建的劳动保障事务所(站)配置计算机112台。目前,市、旗县区、街道(苏木乡镇)和城镇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基本实现了信息联网,村嘎查、农牧分场以电话、传真实现信息沟通,全市公共服务促进就业工作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受灾农牧民转移了

  2012年6月下旬,我市遭受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深入基层调查摸底,开展了“送政策、送培训、送岗位、送信息、送服务”等系列活动。从7月下旬开始,市委农工部、市就业局组织市直22个包扶单位、6个旗县区就业局以及河套酒业等91家用工企业,深入受灾较重的14个苏木镇(农牧场),举办了13场“巴彦淖尔市农牧民转移就业现场招聘会”,参加招聘会的用工企业累计为农牧民提供用工岗位6620个,有951名农牧民与用工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截至12月20日,全市51个重灾苏木乡镇农牧民转移就业5453人,完成转移就业任务5834人的93.5%,人均转移就业月收入达2000元以上,减灾增收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就业服务“九项”实名制信息录入与《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进展顺利。一年来,我市按照自治区提出的信息录入、证书发放、授权点开展工作“三个全覆盖”的要求,增加设施设备投入,开通专用网络联接,不断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力度,促进了就业服务“九项”实名制信息录入与《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工作的开展。截至12月26日,全市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192220本,九项实名制数据录入情况为:新增就业登记人员录入22228人,登记失业人员录入16249人,城镇技能培训登记人员录入11175人,农村牧区劳动力培训登记人员录入13761人,创业培训录入7033人,成功创业录入4732人,就业困难人员认定信息录入4255人,公益性岗位登记人员录入1884人,个人小额贷款人员录入 4108人,金额15947.7万元。 (巴彦淖尔日报社《巴彦淖尔日报》记者 刘秉忠)

相关热词搜索:有了 岗位 挣钱

上一篇:我市新增两家自治区企业研究开发中心
下一篇: 安利“爱心手牵手” 10年帮扶1000万儿童 累计捐赠1.9亿美元

分享到:
收藏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宁夏汇融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2000816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502000007号

技术支持:宁夏汇融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运营:宁夏物流与采购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