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站内 百度 谷歌 搜搜 360搜索
地方分站 银川站 石嘴山站 吴忠站 中卫站 固原站 阿拉善盟 乌海站 巴彦淖尔站 鄂尔多斯站 榆林站 平凉站 庆阳站 延安站

固原城里的地名记忆
2013-08-25 23:14:15   来源:固原日报   评论:0 点击:

地名是一个地方文化的载体,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也是一份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固原,这座古代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的重镇,历经沧桑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充满神韵、脍炙人口的地名文化。目前...
      地名是一个地方文化的载体,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也是一份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固原,这座古代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的重镇,历经沧桑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充满神韵、脍炙人口的地名文化。目前,固原正在进行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在人口增长、经济总量增加的同时,固原的城市面貌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令人欣慰的是,固原在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地名文化总是与城市的历史形影相随。今天,我们徜徉在固原街头、小巷、广场,就会发现,许多老地名在延续使用,比如:古雁街、高平街、萧关路、大原广场等,为老地名留存文化记忆,成为固原这座历史文化古城独特的人文现象。

 

  固原名称的由来,应该始于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至于为何称“固原”,一说是固原唐末陷于吐蕃后,先后侨治于甘肃的平凉、镇原,固原这个地方就被称为“故原州”,讳故改固,因名固原;二是“北魏以此置原州,以其地险固因名”。今天有相当多的人更钟情于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来考虑固原的得名,因为关中四塞之一的萧关在固原,这里是通向关中和中原的门户,守住了此地,就巩固了中原。所以他们说:固原者,固我中原也。

  古雁岭: 聆听民间传说中的“固原”

  固原被称作“山城”,新老城交界处的古雁岭功不可没。固原新区建设前 ,它还逶迤在固原城的西部,那时候,固原是“城在山中”。最近几年,固原新区异军突起,日新月异,古雁岭便“山在城中”。现在,景色秀美的古雁岭,给山城固原赋予了独特的魅力,尤其是与其相关的一个民间传说更是与“固原”之名结下了不解之缘。相传辽宋时期,辽人将长城围裹着的固原城池攻打了几天几夜,一天,固原城墙上的大旗被敌军射落,眼看固原城中弹尽粮绝,将要被攻下,城中守军士气非常低落,而敌军趁机大举进攻。恰在这时,空中突然飞来一只大雁将射落之旗叼起,放置城头。城内守军见此情景,军心大振,城外敌军也以为这是天意难违,便下令撤了兵。一只大雁救了一城百姓。从此人们就把这个城称为“古雁城”,城边的山岭也因大雁栖落过,自然就叫“古雁岭”了。所以在固原的民间常有人说,“固原”这个词,是来自“古雁”的谐音。目前,古雁岭已被打造成为一座城市公园。清晨或黄昏,每天都会有很多人来此锻炼、休闲,因为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固原鳞次栉比的建筑群带来的欣喜,更可享受大自然带来的无限惬意。

  大原广场:翻阅文学名著中的“固原”

  广场,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不仅是广大市民社交、休闲与娱乐的场所,更是一个城市对外宣传的名片与窗口。固原的大原广场位于南城路和萧关路交会处的三角地带,是固原首座集人文、景观、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标志性建筑,园内的“大原宝鼎”、“思乡”、“柳毅传书”等仿古雕塑突显着固原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广场以“大原宝鼎”为核心,主要是因为固原在西周时期被称作“大原”,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鼎在古代是权力与尊贵的象征,威严矗立的“大原宝鼎”在反映固原绚烂夺目的古代文明的同时,更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社会安定、民族团结、不断走向繁荣富强的新固原形象。仿制小雕塑“思乡”则表现的是一位深目高鼻的使者骑在骆驼上,回首望向故乡。这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固原多民族交融的悠久历史。兽头鸟喙,造型独特的“友善”,表现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于和谐、团结和进步的期盼。大原应是商周之际出现的一个地名,也是中国最早的地名之一。《诗经·小雅·六月》记载:“薄伐猃狁,至于大原。”“猃狁”,这一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已悄无声息地消逝了,而它与周王朝争战的“大原”,却成为今人考证和关注的焦点。学术界曾有多种说法,有人说它是今天的山西太原,也有人说是甘肃平凉。但是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大原为区域性地名,是在泾河上游一带,今天的宁夏南部固原一带。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该书认为大原确系今天的宁夏固原。大原,其涵义是什么?据《尚书大传》解:“大而高平为大原”。所谓大,是形容面积大,体积高,容量多;而原,通常指原野,或形容地貌,对地势广平的地方称为平原、高原。固原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上,由于亿万年的风雨侵蚀和山洪冲刷,形成了许多大塬,这是西北黄土高原上特有的地貌特征。今天当你来到大原广场,在造型古朴的仿古雕塑前,你可以感受到固原历史的深远,文化积淀的厚重。

  高平街:穿越历史时空中的“固原”

  一个城市的街道、小区、广场等名称就是这个城市的一张张名片,当地的居民和外来的游客都可以从中体味到这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在固原新区的道路中,高平街无疑是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它南起萧关路(大明城)北至东关北街(六盘山热电厂),这条路原被称为中央大道,但固原在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意识地将“高平”这个地名用于此路,可谓相得益彰,人们既能从“高平”这个地名的历史记忆中穿越时光隧道,寻根溯源,遥想古城固原的沧桑历史和文化内涵,又能感受到现代固原都市建筑带来的美的享受。公元前114年(汉元鼎三年),汉武帝为加强西北边地军事防御,置安定郡,设高平城(即今固原城),这是史书有明确记载的固原历史上的城。因其城坚池深,史称高平第一城。以后曾多次修葺。北周天和四年(公元569)正月,新筑原州城(固原城),这是由原高平古城的空间扩大增筑后的一处新城,原高平城就成为新筑城的内城。从此,固原城就有内城和外城的格局。明代的固原,是明朝政府在西北边境地带设置的9个军事重镇之一,也是陕西三边总督驻节之地,城防大为加强,是固原建城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固原城也成为西北重镇。景泰三年 (公元1450)修葺内城。成化五年 (公元1469)增筑内城。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三边总督筑外关城。明神宗万历三年 (公元1575),三边总督石茂华主持固原城扩建,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由砖包,高大雄伟。自此,固原城的最后格局和型制基本奠定。清朝以后,因战争和地震的破坏,固原山城才逐渐衰落。如今,在高平街的两侧,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片片绿地生机盎然,高平街正见证着新时期固原城异彩纷呈的发展变化。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宁夏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相关热词搜索:固原 城里 地名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清凉夏夜吼秦腔

-->

宁夏汇融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2000816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502000007号

技术支持:宁夏汇融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运营:宁夏物流与采购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