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站内 百度 谷歌 搜搜 360搜索
地方分站 银川站 石嘴山站 吴忠站 中卫站 固原站 阿拉善盟 乌海站 巴彦淖尔站 鄂尔多斯站 榆林站 平凉站 庆阳站 延安站

平凉投资环境优越
2013-12-03 14:56:58   来源: 宁蒙陕甘信息港   评论:0 点击:

平凉发展不断提速。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325 3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17 95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44 1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 2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0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215元。 平凉投
    平凉发展不断提速。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325.3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17.95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44.1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2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0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215元。
 


 
    平凉投资环境优越。平凉具有厚重、包容、开放、多元的文化特征和亲商、富商、安商的社会氛围。平凉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和《平凉市鼓励外来投资优惠政策》是支持客商投资的重要政策依据。行政系统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已有11户“全国500强”企业落户我市。平凉市先后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和“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十二五”时期,是平凉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实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扶贫开发纲要、关天经济区和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全面落实和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的深入推进,以及甘肃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总体战略,全市以落实“四三二一”发展战略,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目标,按照“突出川区、轴线开发,做强园区、聚集发展,统筹城乡、整体推进”的战略布局,把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特色优势产业放在条件相对较好的河谷川区,以泾河、汭河为主轴,以葫芦河、水洛河、达溪河为次轴,加快构建以泾河川、汭河川经济带和陇东能源化工基地灵台项目区为主的“两带一区”工业化发展格局,形成以葫芦河、水洛河、达溪河流域为主的西部旱作农业发展格局;引导重点项目、优势产业向园区集中,形成一批休闲旅游、技术开发、能源化工、现代农业、有机食品生产加工贸易等各具特色又密切联系的产业园区和经济板块;统筹优化城乡项目、资金、产业和人才等资源配置,扎实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突出“一中心两园区”发展重点,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结构优化升级,集中建设陇东国家级能源化工、全国农区绿色畜牧、全国优质果品和西部人文生态“四大基地”,着力构筑西电东送、陕甘宁交汇区交通和西兰银几何中心物流“三大枢纽”,积极创建西部循环经济、西部干旱山塬区现代农业“两个示范区”,努力把平凉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西部欠发达地区科学发展示范市。发展目标是:
    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十二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2015年达到465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9300元,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工业化水平,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到2015年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5.2%,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21.8∶46.9∶31.3调整到2015年的15.5∶52.2∶32.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1.5%,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区域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控制在省上下达考核目标以内,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70立方米/万元,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玉米秸秆饲用率达到70%以上,地膜回收率达到80%,可降解地膜使用率达到60%以上。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上规定指标以内;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8%,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和全国园林城市。
    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城镇化率提高到40.5%,城乡间公共服务更加均等化、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2015年达到2073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2015年达到5527元。按国家新标准,贫困人口减少15万人,贫困面由2010年的15.6%下降到10%。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增加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投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等化,2015年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8年。扩大城乡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基本公共服务明显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改善,软实力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对内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要素市场建设更趋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取得新进展。统筹城乡综合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管理体制等改革步伐加快。开放型经济提高到新水平,园区经济加快发展。2015年,全市非公经济比重提高到38%以上;外贸出口达到3710万美元,年均增长20%。
平凉市将抢抓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以加强党的建设为保证,加快转型跨越,促进科学发展,全力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优势,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把平凉建成甘肃东部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级,努力实现小康平凉、和谐平凉、文明平凉、生态平凉。
    养生胜地,风景这边独好;投资热土,发展风帆正劲。平凉人民热忱欢迎各界朋友前来考察观光,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宁夏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相关热词搜索:平凉 投资环境 优越

上一篇:平凉产业优势突出
下一篇:最后一页

-->

宁夏汇融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2000816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502000007号

技术支持:宁夏汇融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运营:宁夏物流与采购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