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站内 百度 谷歌 搜搜 360搜索
地方分站 银川站 石嘴山站 吴忠站 中卫站 固原站 阿拉善盟 乌海站 巴彦淖尔站 鄂尔多斯站 榆林站 平凉站 庆阳站 延安站

中国.庆阳自然地理
2013-01-09 11:01:45   来源:   评论:0 点击:

庆阳市属黄河中游内陆地区。介于东经106°20′至108°45′与北纬35°15′至37°10′之间。东倚子午岭,北靠羊圈山,西接六盘山,东、西、北三面隆起,中南部低缓,故有“盆地”之称。
     庆阳市属黄河中游内陆地区。介于东经106°20′至108°45′与北纬35°15′至37°10′之间。东倚子午岭,北靠羊圈山,西接六盘山,东、西、北三面隆起,中南部低缓,故有“盆地”之称。区内东西之间208公里,南北相距207公里。远古以来,经过地质不断运动和变迁,使雄浑的黄土地貌千姿百态,风格独特。古生代陆地从汪洋中隆起,陇东出现丘陵。中生代沉积成我国西北最大的庆阳湖盆,涉及陕、甘、宁、蒙,浩瀚辽阔。第四纪陆地不断抬升,更新世的大风,席卷黄土,铺天盖地,覆积成厚达百余米的黄土高原,全新世,黄土高原被河流、洪水剥蚀切割,形成现存的高原、沟壑、梁峁、河谷、平川、山峦、斜坡兼有的地形地貌。分为中南部黄土高原沟壑区,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和东部黄土低山丘陵区。全市海拔相对高差1204米,北部马家大山最高为2089米,南部政平河滩最低为885米。
  中南部平均海拔1400米,遍布着数十条原面,自然景观奇特。临川仰视,两边疑是山峦,登山极目,却是广阔平原。其中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大原有12条,最大的董志原总面积136万亩,平畴沃野,广袤无际,土层深厚,质地松软,是农作物主产区,被称为驰名遐迩的“陇东粮仓”。有文人赋诗赞颂“董志原头显奇观,茫茫平原远接天,麦带金波连云涌,树幻绿舟逐浪翻”。地处董志原西边的南小河沟是黄河中游水土保持试验地,已建成山峦青翠起伏、沟壑绿树成荫、水库鱼鸭往来的风景区,被赞誉为“镶嵌在黄土高原的一块翡翠”,有“东湖碧水洗晓月,南沟红叶染夕阳”的联句。
  西北部海拔为1500—2000米,黄土丘陵绵延起伏,总面积7547平方公里,土地辽阔,植被稀疏,有“山童水劣,世罕渔樵”之喻。人口密度平均26人/平方公里,千沟石壑,交错密布,偶尔现村落,绕山见人面。萧关古道,南北贯穿。山梁峁巅,多见烽燧古堡,为历代军事要地。并有山城堡、河连湾等许多著名的革命遗址。宽阔的草地牧场,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基本保障,荒坡绿洼,羊群出没。众多的岭谷掌滩、河谷川地、沟间平台及山地梯田,为在艰苦气候环境下发展多元化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地下有丰富的石油和煤炭资源,地上有林立的油田钻塔和纵横舒展的输油管网。昔日“穿衣靠皮子,吃饭靠糜子,行路靠驴子”的塞下故地,而今已成为全市畜牧业、油料主产区和石油化工基地。
  东部纵跨南北的子午岭,海拔约1500—1700米,总面积4187平方公里,山势巍峨壮美,风光秀丽宜人,森林茂密,苍翠起伏,为黄土高原最大的天然次生林区,被称作陇东的“绿色水库”。秦直道南北纵贯,战国秦长城东西横穿,雕令松涛、古堡落日、直道林荫、鱼乱月影、鹿鸣翠谷、双塔曦照、凤川飞鹭、太白清风为林区八大胜景。林缘过度地带,梁峁纵横,山峦交织,草地牧场,农牧兼作,既有稚童挥鞭牧牛羊的草原风光,也可饮赏老农扶犁唱民谣的田园情趣。地处子午岭东麓的合水县太白乡的山青水秀,滩涂宽阔,适产水稻,鱼塘鸭池亦随处可见,素称“陇东小江南”。
  境内河流主要有马莲河、蒲河、洪河、四郎河、葫芦河5条河流,较大的支流27条,数十条河溪缠壑绕沟,纵横贯穿,注入泾河、洛河,汇于黄河。顺流而形成的滩地、川地和河谷坡地,具有良好的农作物生长条件。拦河而筑的一座座水库、塘坝,呈银线串明珠的景象,分布于各川地灌区。其中以巴家嘴水库为最,被称为庆阳地区的“水上公园”。
    国道211、省道202两条主干线纵贯南北,国道309、省道303线横穿东西,构成“两纵梁横”公路主骨架,西峰至长庆桥至凤翔路口高速公路已奠基开工,西平铁路、庆阳机场4C级改扩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已具备开工条件,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市内古有《诗经》所载的“陶复陶穴”,俗称地坑庄子。乡人世代靠沟沿坡挖窑筑室,或原地下掘,成一大院,沿壁凿窑,数孔相间。这种生土建筑占地甚小, 省工节料,人居其中,冬暖夏凉,怡然自乐,可谓黄土文化的一大景观。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 庆阳

上一篇:庆阳市四项成果荣获全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下一篇: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分享到:
收藏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宁夏汇融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2000816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502000007号

技术支持:宁夏汇融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运营:宁夏物流与采购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