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站内 百度 谷歌 搜搜 360搜索
地方分站 银川站 石嘴山站 吴忠站 中卫站 固原站 阿拉善盟 乌海站 巴彦淖尔站 鄂尔多斯站 榆林站 平凉站 庆阳站 延安站

乌海新城--海上造城
2013-08-25 21:47:56   来源:乌海房产信息网   评论:0 点击:

夏日的乌海,到处是浓浓的绿荫和铺展的绿地景观带,浩荡奔流的黄河和波光潋滟的人工湖为这座城市带来了灵气。 5月29日,经过3年多紧张施工,载着乌海人滨水宜居梦想的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导流明渠截流成功,...

夏日的乌海,到处是浓浓的绿荫和铺展的绿地景观带,浩荡奔流的黄河和波光潋滟的人工湖为这座城市带来了灵气。
    5月29日,经过3年多紧张施工,载着乌海人滨水宜居梦想的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导流明渠截流成功,工程转入二期阶段。预计下半年就可实现下闸蓄水。6 月3日,全国绿化委正式向乌海市颁发了“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牌匾。乌海也因此成为我区第一个获得此荣誉的地级市。
    这都表明,这座昔日人们眼中的煤都已逐渐告别工矿服务型城市,正向“沙地绿洲”、“水上新城”转型。乌海,这颗黄河明珠借助生态文明这一载体将更加熠熠生辉。
    乌海市委书记、市长侯凤岐说:“百年乌海,前50年已经在‘乌’字上做足了文章,后50年就要在‘海’字上做文章,借助海勃湾水利枢纽形成的118平方公里的乌海湖,搞好城市转型,打造文化旅游城市。”
做“绿”的文章,在三大沙漠包围中造出一片生态绿洲,

走入全国绿化模范城之列

    为了甩掉人们印象中资源型城市的“黑帽子”,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环境,乌海进行了一场艰苦卓绝的生态环境治理战。
    在恶劣自然环境中,乌海全民上阵,数十年来不间断地植树种草,努力改善区域小气候,提升净化能力,精神可歌可泣。来过乌海的人都知道这里地处乌兰布和、库 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交汇处,常年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据资料显示,乌海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达到60%,全市有33.35%的面积无法绿化。干 燥度仅次于新疆克拉玛依地区,被认为不适宜人类居住。近10年,年均降水量甚至不足100毫米,而蒸发量却高达3400毫米。
    自治区林业厅巡视员李树平感慨地说,乌海是自治区12个盟市中造林最难的,但这里的干部领导人民群众一任接一任苦干实干,坚韧不拔,不向恶劣环境低头,能成为我区第一个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地级市,真是实至名归。
    乌海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何磊告诉记者,乌海造林相当困难,有的时候需要把山上的山头先炸开,然后把土一袋袋背到山上。据测算,乌海的近邻——巴彦淖尔市造一亩林地的成本投入在600至1000元,而乌海市则需要6000至10000元。
    尽管绿化难度如此之大,为改善地区生态环境,加快地区生态文化文明建设,乌海仍在2009年下决心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全国园林城市。为此,乌海投入巨 大的人力物力开展绿化工作。仅“十一五”以来,乌海就累计投入40多亿元开展国土绿化,完成造林3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2012年达到20.46%,建成 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7%。在这里,有个传统,每年植树季节,上至市委书记、市长等领导干部,下至普通百姓都要顶风冒沙参与植树。一些市民还自发组织了 义务植树志愿队伍。据统计,近几年,乌海累计参加义务植树205万人次,植树870多万株,而乌海全市的人口才55万。乌海还通过立法将一些土地预留起 来,专门用于绿化。
    已在乌海生活了近40年的73岁温德成老人说:“当年刚来乌海,处处是大沙滩,哪有个绿色。哪能想到,乌海也会成为绿色生态城!”
    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不是乌海生态环境治理的终点。今后5年,乌海计划再投入40亿元,新增造林25万亩,建成国家园林城市,而今年已投入23亿,实 施了甘德尔山、海勃湾东山、城际快速通道等25项绿化重点工程,共计造林7.1万亩,创历年投入和造林规模之最,截至目前,已完成造林作业面积5.2万 亩。
    为进一步绿化美化城市,乌海还在环山环湖发展区建设“一轴一区、三环多带”的绿地系统。以市级公园和滨水公共绿地为主体,大、中、小型公园形成配套体系,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的公共绿地体系。

做水的文章,让乌海湖这片“海”带动城市转型,
打造滨水宜居的文化旅游新城

    虽然乌海文化旅游资源不像区内一些盟市充足,但也独具特点。
    黄河文化、草原文化、蒙元文化在这座移民城市水乳交融,形成了乌海特有的文化风俗。而地处三大沙漠边缘,黄河穿城而过,则造就了乌海“大漠孤烟”、“长河 落日”般的诗境景观。并且,对乌海未来影响深远的乌海湖也将在今年蓄水。这里还有远古的桌子山岩画和古长城及拉僧庙等遗址。经过多年发展,乌海的书法文化 和赏石文化蜚声海内外,获得了“中国书法城”和“中国赏石城”两张靓丽名片。
    乌海更是超前谋划,前几年就高标准按文化旅游理念打造城市。《乌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中提出,近期乌海将建设成为具有独特魅力的自 治区西部旅游与旅游服务中心城市;中、远期使旅游业发展成为乌海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将乌海市建设成为中国沙漠旅游服务基地、自治区西部区域性旅游中 心、主要游客集散地和高端旅游目的地。
    甘德尔山——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文化横轴区域汇集了环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绿色景观带和甘德尔山生态文明景区两大重点项目,是未来最为重要的文化旅游区。围 绕这一区域,整座城市开始构建环山环湖发展区。今年,更是明确提出了打造“水上新城”,整座城市进一步向黄河和乌海湖靠拢。
    乌海一直在为城市发展预留空间。黄河两岸拆迁回来的净地一亩也没卖,一亩也没同别人合作,专门留下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在呼和浩特市一所大学工作的李治国已多年没回老家乌海了。前些天回来办事,他对乌海的变化惊诧不已:“真是变漂亮了,天蓝了,地绿了,水多了。”
    目前,乌海市人民公园正在进行水系改造,建成后将贯通南湖、北湖、中湖,并在沿湖修建多处亲水平台,形成小桥流水过浅石、绿柳轻拂映桃花的美丽景观,并充分利用园内空闲地建湿地景区,形成水中有岛、岛上有平台,供游人休闲赏景。
    城郊,曾经垃圾成堆。如今,在京藏高速公路乌海出入口处,映入眼帘的不仅有连片的绿色,还有一个8万多平方米的景观湖。它不仅是乌海的一大美景,更为重要的是可有效补充城市地下水。23万吨的蓄水量,基本可满足城区公园用水,基本解决了绿化用水紧张的难题。
    这一景观湖与城市的其他人工湖如颗颗珍珠被绕城水系串连在一起。据乌海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甘德尔河治理、东山水系、摩尔沟水系和龙游湾湿地将形成全市整体的绕城水系,不久将形成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格局。
    昔日,乌海以“塞外煤都”闻名;未来,它将以“沙地绿洲、水上新城”惊世。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宁夏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相关热词搜索:乌海 新城 --

上一篇:聚龙泉酒店规划设计方案
下一篇:乌海市积极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

宁夏汇融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2000816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502000007号

技术支持:宁夏汇融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运营:宁夏物流与采购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