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站内 百度 谷歌 搜搜 360搜索
地方分站 银川站 石嘴山站 吴忠站 中卫站 固原站 阿拉善盟 乌海站 巴彦淖尔站 鄂尔多斯站 榆林站 平凉站 庆阳站 延安站

把同心县建成宁南区域中心城市
2013-09-30 16:07:08   来源:吴忠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来同心调研时强调:要下决心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把县城建设与产业布局结合起来,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把老城改造与新城建设结合起来,把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结合起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
  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来同心调研时强调:“要下决心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把县城建设与产业布局结合起来,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把老城改造与新城建设结合起来,把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结合起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让更多的农民工在城镇安家落户,切实发挥城镇在推进扶贫、带动就业、促进增收方面的重要作用”。为该县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按照自治区宁南区域中心城市暨大县城建设的战略部署,作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的同心县来说,就要以大产业推动大县城,以大市场支撑大县城,以大文化繁荣大县城。加快产城一体化,把同心建成宁南区域中心城市。

  注重布局规划,突出区域节点。布局规划是建设大县城的基础,推进以大县城建设,要在布局上承上启下、联网构圈,拉大县城框架,科学合理布局,才能提高县城的承载力。我县要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按照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要求,尽快编制完善县城新区、老城区、集镇区控制性详规,着力构建县城与乡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体系,形成以银平路、惠平路为纵轴,同预路、同韦路为横轴的城镇体系。把同心县城建成集商贸流通、农副产品加工、观光旅游、穆斯林特色为一体的中部干旱带具有浓郁回族特色的生态商贸城和区域性节点城市。实施以县城为核心,以韦州、下马关、预旺和王团镇为两翼的“一核两翼”城镇化战略,把韦州镇建设成为工业主导型综合经济示范镇,把预旺、河西建成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综合经济示范镇,把王团建成以商贸流通为主的综合经济示范镇,把下马关镇建成“一县两城”中的次中心城市。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城镇化富县、生态绿县、商贸活县、移民稳县五大富民强县工程,争取到“十二五”末大县城城市框架基本形成。

  推进产城一体,实施“一县两城”。城镇化建设是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载体,也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的重要引擎。要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以城镇化支撑工业转型升级、以城镇化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按照“一县两城”的战略布局,完善新区服务体系,提升老城城市功能,加快下马关次中心城市建设步伐,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分区。要通过下马关次中心城市建设,带动其他中心集镇的发展,以产业发展拉大城市框架,以劳务转移扩大城市规模,使更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变农民为市民。繁荣活跃五大专业市场,在县城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园,努力把城镇建设和工商业产业布局深度融合,实现产业和城市一体化发展,力争城镇化率年均提高两个百分点,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把同心建成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生态商贸县城。

  放大集聚功能,增加城镇人口。集聚人口是建设大县城的核心,加快县城人口聚集、引导农村住户向县城集中和流动,有利于资金和劳动力等要素在县城集聚。因此对我县来说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进程,鼓励农民进城务工并定居,推动城乡劳动力、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提高城镇化进程,从而有利带动县城餐饮、物流、金融、电子商务等社会服务业发展,进而增强县城的内在动力。同时提高区域中心镇、中心村基础设施的公共服务配套功能,引导人口等要素向下马关镇、韦州镇等区域中心镇集聚。力争到2014年,县城人口达到15万人,下马关镇人口达到10万人,韦州镇达到5万人。

  优化城市结构,营造宜居环境。功能完善是建设大县城的关键。县城要做大必须有完善的功能配套,才能使县城发展更有活力、更有魅力、更有吸引力。因此要不断加快市政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县城功能,逐步提高县城综合承载力;抓好新区道路、供热、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好检察院技侦大楼等基础设施项目和体育馆等重点项目,加快构筑新区框架,逐步把新区打造成行政中心、文化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居住及休闲旅游中心;抓好老城区拓改提升,实施好供水管网改造、街巷改造和县城亮化等工程,完善公厕和环卫等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功能,最终把县城区建设为功能完善,道路通畅,绿树成荫,街景如画的宜居新县城。

  统筹城乡发展,完善服务体系。城乡均等发展是建设大县城的保障,要加快移民新镇区建设、韦州古镇改造、预旺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王团民族风情特色镇区建设,优化中心乡镇人居环境,引导农民有序流动,扩大中心城区和重点镇的人口和规模,努力打造具有一定发展特色和影响力的宁南山区重点小城镇,形成联系紧密、功能互补、错落有致的城乡发展体系。要大力发展餐饮、商贸等为主的二三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服务业,增强城镇吸纳人口的能力,引导鼓励各种生产要素加快向县城和中心镇集聚。

  发展特色经济,做大优势产业。产业集聚发展是建设大县城的支撑。大县城发展不仅涉及人口、布局、功能等方面,发展繁荣产业更为重要,产业是立县之本、兴县之基、富民之源,没有产业作支撑,就形不成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生产要素就难以向县城聚集。因此对第三产业不发达的我县来说,要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旅游、金融等服务业,以县城集聚产业,以产业凝聚人气,以人气繁荣县城。在大县城建设中要按照改造提升传统农业、重点扶持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引进低碳型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总体思路,坚持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举,突出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羊绒产业、皮草产业、新能源产业及回族特色服务业,努力打造具有同心特色的产业集群。要围绕同德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编制商业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专项规划,推进具有回族特色的同心商贸物流配送枢纽建设,建成集货运、仓储、加工、包装、配送、信息于一体的商业物流配送中心,加快形成宁夏中部商贸、服务、物流隆起带的形成。

  突破制约瓶颈,创新经营模式。有效经营城市是建设大县城的助跑器。我县经济总量小,县级财政收入低,城市建设资金短缺是制约大县城建设最大的瓶颈,因此我县要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走市场化的路子,将已经形成的城市资产,包括土地资产、城市设施等有形资产和历史文化遗产、城市特色文化等无形资产都作为经营城市的资本,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一项城市资产在城建经济中的作用。对可以市场化运作的公共资源进行市场化整合,将所有可以推向市场的城市资源推向市场,提高市场运作本领,破解城市建设资金短缺的难题。要提高县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盘活土地资源,强化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杜绝隐形市场和分散多头供地。要大力推进城市融资体制机制,放宽准入条件,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吸引和鼓励民间资金、外地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城乡综合开发,建立政府启动、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的城乡建设投资机制,带动城市发展。与此同时,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要以创建自治区园林城市、卫生城市为目标,全面落实全民环境卫生日制度,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大城市绿化、亮化、净化和美化力度,突出整治占道经营、违章停放、乱扔乱摆现象,严厉打击私搭乱建和喷涂广告等行为,着力规范城市交通秩序,健全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

相关热词搜索:同心县 建成 宁南

上一篇:宁夏银行吴忠分行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下一篇:党员干部要以百姓之心为心

分享到:
收藏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宁夏汇融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2000816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502000007号

技术支持:宁夏汇融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运营:宁夏物流与采购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