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站内 百度 谷歌 搜搜 360搜索
地方分站 银川站 石嘴山站 吴忠站 中卫站 固原站 阿拉善盟 乌海站 巴彦淖尔站 鄂尔多斯站 榆林站 平凉站 庆阳站 延安站

“兰花”遍地情满天
2013-11-18 09:19:07   来源:吴忠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每天凌晨4时多,63岁的王兰花轻声起床为老伴准备早餐,6时多准时前往另一个家——吴忠市利通区裕西小区王兰花热心小组——巾帼·家庭志愿者服务站。  接听求助电话并记录在册,调解邻里纠纷、夫妻矛盾,带领
  每天凌晨4时多,63岁的王兰花轻声起床为老伴准备早餐,6时多准时前往另一个家——吴忠市利通区裕西小区“王兰花热心小组——巾帼·家庭志愿者服务站”。

  接听求助电话并记录在册,调解邻里纠纷、夫妻矛盾,带领小组成员为鳏寡孤独送去温暖关爱,为老弱病残组织募捐救助……晚上回家时,己是万家灯火。

  这样的日子,王兰花已经坚持了13年。

  志愿服务情满天

  10月28日,王兰花回到家时,天色已暗。一盏白炽灯,光秃秃的四壁,因病身心憔悴的老伴,让她生出些许酸涩和愧疚。

  “让你看件好东西。”王兰花呵呵一笑,压下内心的担忧对老伴说。她从包里取出一张卷捆起来的照片,慢慢展开。“噢,习总书记!”老伴低呼出声。

  “这是参加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时的合影,习近平总书记还接见了我们呢。”王兰花再次向老伴讲起了9月份在北京参加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的情形。

  王兰花的包里,装着一个因翻看过多而边角卷起的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天接到的每一个求助电话和每一个救助信息。

  “年纪大了脑子不好使,万一忘了,求助人的指望就落空了。”王兰花说。

  小本子最新的几页里,有几件被特意标注过、正在办理的事情:

  魏海洋,11岁,男孩,患骨癌,为给孩子治病已花去30多万元,家徒四壁,10月30日将到西安手术,26日发动党员、干部捐款,29日将继续跑单位寻求帮助。

  马玉花,50岁,家住利通区金积镇塔弯村,颈椎粉碎性骨折致全身瘫痪,已送去“爱心联系卡”,热心小组每人捐款50元或100元,联系红十字会救助3000元,继续联系相关单位尽可能给予帮助。

  ……

  “只要还能动弹,就要将志愿服务干下去!”王兰花手捧合影照片,语气坚定。

  “兰花”遍开利通区

  2004年8月,从利通区裕西社区居委会主任岗位上退休后,习惯了奔走于困难群众中的王兰花很快出现了“退休综合征”。次年,在社区居委会的支持下,王兰花与5位老姐妹,以她的名字命名成立了为社区居民分忧解难的“王兰花热心小组”。

  每天早晨8点多,王兰花的手机就闹钟般响个不停,她经常会一只手接电话,一只手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记下对方的电话号码、地址及求助事项等,然后风风火火地出发,尽心尽力办理,不求一分钱的回报。

  2012年春节,王兰花因各种荣誉收到奖金和慰问金共3000元。“兰花大姐一分钱没留,全拿出来给困难孤残老人买了米面油。春节时我去她家,正赶上她和老伴吃饭,是白面条就咸菜……”老党员、“王兰花热心小组”成员郭淑玲说着,眼圈红了。

  8年来,“王兰花热心小组”共发放“爱心联系卡”近2万张,为困难居民排忧解难1000多件,募集善款善物总计20多万元。

  舒宏勇是“王兰花热心小组”最年轻的志愿者之一,也是“王兰花”们一手拉扯大的孩子。“我13岁时成为孤儿,王阿姨把我当自己的孩子待,洗衣做饭,看病上学,处处照顾,居委会就是我的家。”舒宏勇说,是王兰花用行动在他心里播下了感恩的种子。去年年底,掌握家电、水暖维修技术的舒宏勇在王兰花的帮助下,在社区开了家维修店,经常为孤残、困难家庭提供免费上门服务。

  如今,“王兰花热心小组”的成员已由当初的6人发展到了75人,覆盖12个社区,成了当地雷锋式的爱心符号和慈善名片。2009年,“王兰花热心小组”被评为全国优秀志愿者队伍;2010年底,王兰花捧回了全国“奉献之星”奖项;2011年9月,王兰花被评为吴忠市首届十大慈善之星,2013年,王兰花获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和收获有两项,一项是加在名字前的荣誉,是社会给我的;一项是跟在名字后的善行,是困难群众需要的。”王兰花说。

相关热词搜索:兰花 遍地

上一篇:保护环境倡议书
下一篇:中国红色回族之乡——同心

分享到:
收藏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宁夏汇融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2000816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502000007号

技术支持:宁夏汇融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运营:宁夏物流与采购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