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站内 百度 谷歌 搜搜 360搜索
地方分站 银川站 石嘴山站 吴忠站 中卫站 固原站 阿拉善盟 乌海站 巴彦淖尔站 鄂尔多斯站 榆林站 平凉站 庆阳站 延安站

花木兰故里在延安 毛泽东在木兰故里论述人民旅游
2013-08-25 17:57:43   来源:西部网讯(记者 王帅)   评论:0 点击:

万花山位于延安市西南10公里的杜甫川,是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乡,中国四大牡丹原生地之一。1939年和1940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林伯渠等老一辈革命家曾两次徒步到万花山观赏牡丹,毛主席说:“这是我们民族的财富,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待全国解放后,我们可以在这里
    万花山位于延安市西南10公里的杜甫川,是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乡,中国四大牡丹原生地之一。1939年和1940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林伯渠等老一辈革命家曾两次徒步到万花山观赏牡丹,毛主席说:“这是我们民族的财富,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待全国解放后,我们可以在这里修建公园、疗养院,作为劳动人民休息、游玩、娱乐的场所。”万花山,是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首次论述旅游的地方(依据万花山景区资料)。 
  “党内一枝笔,红军书法家”舒同题字木兰陵园“木兰诗”
  万花山的木兰陵园木兰陵园复修于1984年。木兰陵园陵前的第二级石阶上题写了“木兰诗”三个大字。题字由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届主席舒同所提写。舒同,字文藻,又名宜禄舒同,生于1905年11月25日,逝于1998年5月27日,原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陕西省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名誉主席,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被毛泽东称赞为“党内一枝笔,红军书法家”。
    花木兰确有其人京剧越剧豫剧花木兰均自称:延安府人氏
  花木兰的故事,传诵了一千五百多年,有人认为她只是文学虚构的人物而已。但从唐代起,就有诸多诗人题诗歌颂花木兰。如白居易的《戏题木兰花》,杜牧的《木兰庙》。宋代《太平寰宇记》以及1980年发现的鲜卑室真君4年(公元443年)的石刻祝文,都印证了花木兰确有其人。说木兰是鲜卑族人,随父到河套的。
  元人侯有造《孝烈将军祠像辨征》云:“其所据之地域为河套……延安郡。”就是在著名豫剧大师常香玉所主演195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的河南豫剧《花木兰》中,花木兰在从军的路上向相遇的从征伙伴自我介绍时,就明确地说,她是延安府尚义村人。其实在解放前后一些著名的剧作家在他们所创作的戏剧中,不论京剧、越剧、河北梆子均称花木兰系延安府人氏。
  豫剧《花木兰》所提到的延安府尚义村,就是今延安市的花源屯村,位于延安西南杜甫川。花源屯村面对一座有5万亩野生牡丹,为中国牡丹原生种之一,有“天下牡丹之宗”称号的万花山。山上建有木兰陵园,还有最高一层绕山而筑的木兰墓,山顶上有传说为木兰跑马习武的跑马梁。
    木兰从军发生在北魏时期《木兰辞》佐证木兰故里在延安
  《木兰辞》产生于北魏,北魏属鲜卑族政权,与北方其他少数民族发生了多年战争,后统一中国北方,统治了171年。《木兰辞》中提到的“可汗大点兵”,“可汗问所欲”,其可汗为古代鲜卑、蒙古、柔然、突厥等民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木兰辞》中的可汗就是北魏的太武皇帝拓跋焘。而“黑山”、“燕山”等地,皆为北魏与柔然族交战的战场,这也就说明了花木兰是北魏时期的一位传奇女英雄。
  而鲜卑族有曾当过军人的“世代为军户”的制度,这才有了《木兰辞》上的“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还有“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等句子,正好符合花木兰从延安出发奔赴黄河延水关,骑马一日可达的真实情景。诗中提到的东市、南市、北市、西市,都与延安历史和现在的街道称呼变迁相吻合。
  《木兰辞》为典型的北朝乐府民歌,也证明了木兰从军的故事应属北魏时期。这和其他几个木兰故里,虞城的木兰故事发生在隋末,亳州发生在西汉的说法相矛盾。诗中“可汗”的称谓,以及黑山、燕山都和隋、西汉缺乏密切的联系,所以从木兰故事产生的时代来考证木兰故里,北魏应是一个标尺。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宁夏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相关热词搜索:花木兰 故里 延安

上一篇:延安百科——读懂历史尘土下的延安
下一篇:一次延安行 一生延安情――解放军第302医院延安行纪实

-->

宁夏汇融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2000816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502000007号

技术支持:宁夏汇融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运营:宁夏物流与采购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