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站内 百度 谷歌 搜搜 360搜索
地方分站 银川站 石嘴山站 吴忠站 中卫站 固原站 阿拉善盟 乌海站 巴彦淖尔站 鄂尔多斯站 榆林站 平凉站 庆阳站 延安站

延安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3-12-03 15:15:36   来源:宁蒙陕甘信息港   评论:0 点击:

延安市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辖1区12县,总面积3 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0万。
  一、基本市情

  延安市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辖1区12县,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0万。延安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早在5000多年前,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部落就在延安一带活动,黄帝陵安卧于黄陵县桥山的苍松翠柏之间,是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之地。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延安成为长征的落脚点。此后13年,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领导全国人民夺取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实现了解放战争的战略转折,孕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全市境内有革命旧址445处,仅市区就有196处,数量之多、规格之高、视觉冲击力之强,在全国首屈一指。延安矿产资源富集,宋代即有发现石油的记载。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称:“延州(今延安)境内有石油,此物后必大行于世”,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就在我市延长县境内。全市石油地质储量48.4亿吨,已查明储量13.8亿吨;天然气远景资源量近2万亿m3;已探明煤炭储量110亿吨,煤层气估算达190亿m3;陆相页岩气近18万亿m3,约占全国已发现25万亿m3的72%。延安因此而成为鄂尔多斯盆地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和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地域文化独具特色,黄河文化古朴厚重,壶口瀑布气势磅礴、蔚为壮观;黄河乾坤湾九曲回转,完整保留了黄河蛇曲的地质演化过程。黄土风情文化独具魅力,陕北民歌是我国原生态民歌的重要代表,陕北剪纸特色鲜明,安塞腰鼓誉满天下。延安农产品丰富、品质优良,全市苹果面积322万亩,占全省的1∕3、全国的1∕9,是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红枣49万亩;核桃44万亩;小杂粮近100万亩;设施蔬菜20.6万亩。洛川苹果、延川红枣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延安小米已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西部大开发以来,延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12年,完成生产总值1271亿元,人均9000多美元;财政总收入44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39亿元,财政支出26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4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655元。预计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00亿元以上;财政总收入25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0亿元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0元以上,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350元以上。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生态环境显著改善,1999年以来累计退耕还林960多万亩,卫星遥感图显示,退耕还林以来的十多年间,延安大地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陕北的绿色整整向北推移了400多公里。但目前,延安发展中也面临许多突出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单一,产业转型升级滞后,油主沉浮,增长乏力,不可持续;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艰巨,全市仍有近40万低收入人口;延安中心城市发展空间狭小,规划、建设和管理滞后,城景争地,革命旧址受到严重挤压蚕食,发展旅游业的载体服务功能低下,城市形象和品位与全国人民心目中的想象有较大差距;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实,个别基层组织软弱涣散。这些,已成为制约延安科学发展的桎梏。

  2011年12月,在深化市情认识的基础上,市第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今后五年延安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延安精神建设延安、发展延安,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富民强市;引水兴工,产业转型;中疏外扩,上山建城;文化引领,旅游带动”四大战略,实现“一个突破(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新突破)、两个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新提升)、三个翻番(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建设圣地延安、生态延安、幸福延安。主要抓了几方面工作:

  (一)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转型。一是坚持“三个转变”。即“坚持把经济增长由以油煤气资源开采为主向资源开采与加工转化并重而且更加重视转化的方向转变;由以扩大资源开采面积增加产量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采收率的方向转变;由主要依靠能源化工一业支撑向多业并举转变”。二是建设工业园区。强力推进“三区九园”建设,“三区”即“延南化工区、延北化工区、延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九园”即富县、洛川、黄陵、延长、延川、子长、安塞、甘泉、姚店工业园区。依托延南和延北两大化工园区,大力发展能源化工产业。依托延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发展装备制造、农产品深加工等非能化类产业。三是狠抓招商引资。全面开展“央企省企民企进延安”活动,组团参加西洽会、陕粤港等招商推介活动,与斯伦贝谢、中铁、徐矿、太平洋建设、香港华润、海南兰海、东莞富盈、海南航空等一批大企业达成合作意向。2012年引进项目202个,招商引资额突破千亿元大关。四是着力破解水资源瓶颈制约,为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条件。加快实施库容2.006亿m3的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主要解决延南化工园区供水,目前水库大坝高程已达824.5米,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69%,预计明年10月份竣工。开工了取水1亿m3的黄河引水工程,主要解决延北化工园区、延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延安市区的用水,预计2015年底竣工。这两大水利工程的实施,将为延安转型发展奠定坚实保障。

  (二)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富民强市。按照省委、省政府支持延安率先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决定要求,市委、市政府抓住机遇,全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一是编制完成了延安市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12个县城、33个重点镇、100个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规划、产业规划以及公共服务配套规划,并稳步推进实施。二是启动了农业部命名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确定的5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已有43个开始建设,建成了洛川国家级苹果批发市场和苹果会展中心,并引进本香、秦宝等7家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注重在种植环节提质、加工环节增值、流通环节增效,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三是启动“千名领导干部包扶低收入村”活动,把人均年收入25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民全部列为扶贫对象,1366名领导干部每人包扶一个低收入村,一包五年不变,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去年,全市实现5.8万人脱贫。四是大力实施治沟造地工程,增加高产稳产农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专门批示:“延安市治沟造地是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生态工程。”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立项支持延安50亿,5年治沟造地50万亩。目前,全市累计治沟造地12.7万亩。五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启动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活动,强化村镇周围、道路沿线、河流两岸、直观坡面等的造林绿化,努力让人多的地方绿起来。去年以来,市县两级投入16亿元,造林绿化158万亩。

  (三)建设城市新区,改造提升老城。目前,延安中心城市36平方公里建成区容纳了近50万人口,周边山体直观坡面上居住10多万群众,没有上下水、天然气和暖气,生活条件极差,整个城区人口密集,建筑物拥挤,交通拥堵,革命旧址遭到严重挤压。为此,我们提出了“中疏外扩、上山建城”的城市发展战略,“中疏”就是疏减老城区密度,保护革命旧址,恢复红色记忆,建设全国人民心中想象的延安、神圣的延安。“外扩”就是整理城区周边低丘缓坡土地,拉大城市框架,建设绿色、生态、宜居的现代新城。第一,建设城市新区。坚持“科学论证规划、打破常规推进”,2011年9月正式开始制定新区规划,邀请国内60多位知名专家,先后9次对黄土湿陷性、建筑物承载力、地质稳定性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评审论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新区建设规划。新区规划为北区、东区、西区三大片区,北区为市级行政中心,东区为宝塔区区级行政中心,西区为凤凰山文化产业园,总面积78.5平方公里,实际利用面积40多平方公里,可承载40万人。2012年4月17日正式启动实施北区一期工程,所涉及中省部门的13张“通行证”全部获批,国土资源部批准将延安城市新区建设列入国家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利用试点。新区建设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方式推进。截止今年6月底,共整理土地1.5万亩。市级行政中心、环线连接道路等工程已开工建设。第二,改造提升旧城。去年,集中开展了“双违整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活动,严肃查处未批先建、批小建大、批少建多以及土地私下交易等违法行为,坚决拆除违法建筑,收回土地9000多亩,规范了土地市场,维护了城市规划的严肃性。今年,专门制定了《关于加强中心城区保护的意见》,明确要求“老市区不再批建高层、革命旧址保护区内只拆不建”,成立三个指挥部,分片区对旧城进行改造,努力实现居民下山、入楼安居,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第三,加强革命旧址保护。制定了“延安革命旧址群保护规划”,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已下达2亿元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去年,首批启动枣园、杨家岭、王家坪、西北局、桥儿沟鲁艺等“十大革命旧址景区”保护项目,目前正在加紧实施。第四,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快凤凰山文化园、黄帝文化园、安塞黄土风情文化园、圣地河谷、长征女红军苑的规划和建设,彰显文化特色。加强与陕文投、陕旅的合作,常态化演出《延安颂》、《信天游》和《延安保育院》等节目。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举办了“中国首届延安红色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动。规划建设一批酒店、停车场、景区服务中心,切实增强旅游接待能力和载体服务功能。加强城市交通、环卫等综合整治,游客满意度由2010年起连续七个季度在全国50个重点旅游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一,上升到今年第一季度全国60个优秀旅游城市的第26位。

  (四)积极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去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8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0万人。实现了城乡医保标准并轨,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200元/年提高到250元/年。开工建设幼儿园101所,建成61所。完成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施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和育龄妇女免费健康检查,免费为45岁以上农民进行体检。加快保障房建设,去年建成2.4万套。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市13个图书馆、15个文化馆和13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安全生产和“平安延安”建设,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五)加强党的建设,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党的十八大闭幕后,全市各级党组织认真传达学习宣讲十八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斗志。市委成立了“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去年以来累计培训全国各地学员222期、12751人次。加强对换届后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党性教育、能力培养和实践锻炼,确保强素质、树形象、转作风。启动实施了“双千工程”,集中培训1000名农村党支部书记和1000名农村年轻党员,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深入开展机关作风整顿、吃空饷和“三公经费”支出专项治理,反腐倡廉建设取得了新成效。

  三、今后的工作重点

  党的十八大之后,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审视延安的市情,提出要围绕鄂尔多斯盆地的资源开发和加工转化,跳出延安看延安、横向比较看延安、用大城市的标准看延安,充分发挥矿产资源、区位交通、特色文化以及政治地位等比较优势,着力打造“陕甘宁革命老区中心城市”,并专门制定了《建党一百周年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力争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2万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338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6.1万元和2.2万元。重点抓好几项工作: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二是全力推进“稳油、增气、扩煤、促转化”,“稳油”就是原油年产量稳定在1000万吨,“增气”就是加大天然气、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扩煤”就是煤炭年产量力争达到5000万吨,“促转化”就是在拉长产业链条、发展能化产业上大做文章。三是围绕鄂尔多斯盆地广大区域,大力发展能源精细化工、装备制造、高载能、农产品深加工、新兴能源以及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四是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突出“富民”这个重点,确保到2020年延安人民与全国人民一起全面同步够格迈入小康社会。五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延安城市新区建设,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加强延安革命旧址群保护,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为全国人民奉献一个心中想象的延安、神圣的延安、生态宜居而又现代的延安。六是积极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力争用3年时间将全市剩余224万亩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退下来,并加大治沟造地力度,确保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七是深化各项改革,重点是国企改革“切尾巴”,撤并乡镇实现“降规格、减职数、转职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事权财权相统一,干部任用监督管理制度改革实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八是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工作,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九是扎实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务必使党员干部思想上受教育、强化宗旨意识,作风上明显改进、做到求真务实,道德上严守底线、保持清正廉洁。

相关热词搜索:延安市 经济社会 发展

上一篇:安塞腰鼓——天下第一鼓
下一篇:陕西省吴起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

分享到:
收藏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宁夏汇融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2000816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502000007号

技术支持:宁夏汇融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运营:宁夏物流与采购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