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0日,在银川综合保税区卡口,一辆货车正在演示通关流程
9月10日,银川综合保税区(一期)顺利通过由海关总署等国家十部委联合验收组的正式验收,并将于12日前封关运营。银川综合保税区的设立和封关运营,将形成中国向西开放的“宁夏通道”,对提升我区对外开放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方位拓展中阿经贸合作,引领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联合验收组认为银川综合保税区(一期)2.13平方公里范围的基础和监管设施基本符合《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基础和监管设施验收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具备封关运营的条件。
银川综合保税区从2012年7月启动审批程序到获得国务院批准建立,只用了两个月时间,速度之快,创全国之最。自治区党委、政府要求在“审批快”的基础上,实现“建设快、见效快”,创造“银川速度”,即6个月完成建设,2013年9月12日前封关运营;封关运营后600天见效,到2014年底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3亿美元。
银川综合保税区作为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先行区和重要组成部分,规划面积8.17平方公里,围网面积4平方公里,其中一期围网面积2.13平方公里,目前隔离设施、卡口设施、查验中心等必检设施已全面建成。银川综合保税区具有口岸操作、保税物流、保税加工、保税贸易、服务贸易等功能,一期主导产业包括航空、葡萄酒、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保税服务业等。目前,专家评审会通过的入区项目共21个。
当天,海关总署加贸司副司长、国家十部委联合验收组组长吴海平,自治区领导徐广国、王和山等出席颁发验收合格证书以及揭牌仪式。王和山、吴海平分别代表自治区政府、联合验收组签署了《验收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