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站内 百度 谷歌 搜搜 360搜索
地方分站 银川站 石嘴山站 吴忠站 中卫站 固原站 阿拉善盟 乌海站 巴彦淖尔站 鄂尔多斯站 榆林站 平凉站 庆阳站 延安站

银川舰上舰体验20元,入园免费
2013-09-12 09:52:37   来源:银川晚报   评论:0 点击:

银川舰的中部,有一个巨大的烟筒,这是当时舰船动力系统的一个外部设施。银川舰是烧锅炉的,能源来自于所谓重油,也就是原油做第一次提炼以后的油品。2座三联装海鹰-2导弹发射架可以对敌进行远程攻击。排水量:3

加载中...
银川舰的中部,有一个巨大的烟筒,这是当时舰船动力系统的一个外部设施。银川舰是烧锅炉的,能源来自于所谓“重油”,也就是原油做第一次提炼以后的油品。

 2座三联装“海鹰-2”导弹发射架可以对敌进行远程攻击。

排水量:3250吨(标准),3670吨(满载)主尺寸:长132米,宽12.8米,吃水4.6米 主机:2台锅炉,2台蒸汽轮机,72000马力,双轴

    航速:32节 续航力:2970海里 编 制:280名(其中军官45名)

加载中...

     双管130毫米主炮,舰艇前后各一座。主要用于胶原距离打击海上、岸上和空中目标,也可对岸上进行火力压制,对登陆部队实施火力增员。最大射程28公里。

加载中...

   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区位图    制图 申雷

加载中...

银川舰队驾驶室。

加载中...

双管130毫米主炮,舰艇前后各一座。

加载中...

进入轮机舱的通道非常狭窄。

加载中...

  从甲板楼梯下来就是士兵仓

加载中...

                          。

    在舰内透过窗户看建设中的滨河新区。

    今天,银川舰将向公众全面开放,据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管理方透露,银川舰参观门票暂定为每人20元。此外,博览园其他军备展示区和银川舰展览馆也将陆续投入使用,市民可一站式感受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的初貌,随着建设的逐步深入,相关基础设施的丰富,市民将可以在此体验到全方位的休闲服务。

    1976年服役 去年退役

    拆解为178块运回银川

    整个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分为两期,占地3000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设有“银川舰”,以及海、陆、空军主题教育基地,防务文化体验馆,儿童职业体验乐园等十多个参观体验点,囊括防务文化展示、国防教育等功能。目前公众可游览的是一期工程。

    而博览园中的银川舰则是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银川舰于1976年开始列装服役,武器系统在当时综合实力很强,2座三联装“海鹰-2”导弹发射架可以对敌进行远程攻击,2座双联装130毫米炮,可以对目标进行近距离打击。这种双管火炮可以进行连续发射,一次可装弹10发,火力强大。舰上还有两个火箭发射器,以及8座高炮,可以进行防空攻击。

    去年退役之后,银川舰被就地拆解为178块,通过239辆重型卡车运回银川,由军工厂专业人员重新组装。

    博览园以公益性为主

    入园免费 上舰门票20元

    对于20元的票价,博览园管理方表示,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将以公益性为主,但由于3000亩的面积,以及银川舰平时的维护,都需要大量的维护费用,一年的维护费用为300万元到500万元。因此,从各方面因素考虑,最终确定大部分市民都可以接受的20元作为上舰参观的门票,而进入园区则是完全免费的。

    据了解,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非常人性化。为了方便市民自驾游停车,博览园专门设置了多个停车场,共1万平方米的面积,最多可停放4000辆汽车。与此同时,管理方还专门培训了6名讲解员,为上舰参观的市民进行讲解。同时,博览园还将不断新增其他项目供市民参观游览。

    新闻延伸

    银川舰成海洋观教育基地

    北海舰队免费提供维修和人才培训

    昨日下午,在市政府1号会议室内,我市与海军北海舰队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海洋观教育基地。

    据悉,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今日开园,此后将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内容,提升园区功能。在园区内,将由银川市政府加大基地基础设施投入,加快“银川舰”纪念馆、青少年海军学校、军事装备展示、水上拓展训练、海韵文化长廊等海防文化展示和训练基地。

    “我们将为博览园免费提供维修和人才培训。”北海舰队副政委厉江潭说,作为“银川舰”的娘家,北海舰队将每年组织指导对“银川舰”等军事展示装备的日常保养和管理工作,帮助完善“银川舰”维护管理。  本报记者张扬

    记者体验

    全程参观至少半小时 注意脚下、头顶

    银川舰要比一个标准足球场还要长,近看非常壮观。虽然银川舰本身并不小,但在其中行走却并不轻松。军舰的结构紧凑,游客通过的地方往往只能允许一个人进出,所以游览时一定要有秩序。银川舰的船舷围栏只是两根橡胶绳,小孩特别容易钻出去,造成落水事故。带孩子去参观的市民,更要注意安全。前往参观的市民,一定要留神脚下,注意上头,别碰着磕着。

    银川舰的底部做了固定处理,所以并没有坐船的感觉,但上船仍然需要走过一段专门设计的栈道。登上银川舰的时候,马上会觉得很高,大概有三四层楼高,地面也经过了防滑处理,非常安全。

    负责银川舰讲解员一共有6人,每个人最多带25个游客,如果一切顺利,在30分钟到40分钟时,讲解员的讲解就会结束。不过,考虑到人流量的问题,以及保护银川舰,上舰游览的游客量和游览时间会被控制。所以,上舰游览时一定要注意紧跟队伍。

    到目前为止,银川舰只开放部分区域,甲板下的一些区域,包括水兵的居住区域和轮机舱等,暂时是不会对游人开放的。原因也很简单,比如水兵的居住区,由于环境狭窄,上下楼梯陡峭,容易出现危险的情况。此外,银川舰外部涂装近期刚刚结束,游客参观时请不要随意摆动船体设施。

    本版文字记者 皇甫世俊(除署名外) 本版摄影记者 屈晓飞

    人物专访

    组装工作负责人:重组难度不亚于新建一艘

    负责银川舰组装的,是我国北海舰队一家专门制造舰船的军工厂。该厂厂长、副总工程师陈金山说:“银川舰的拆解和组装史无前例,对我们的技术能力要求很高。”

    陈金山介绍,组装银川舰的过程中,最多时有200个工程技术人员工作。“这些都是我们的技术精英,因为把军舰拆解重装是难度很高的,不亚于重新建造一艘军舰。”

    陈金山说,在拆解之前,专门邀请专家进行了会商。“专家普遍认为,将军舰拆解后,船体会有一定变形,因此组装时困难很大。”但在拆解组装过程中,工厂技术人员设计了很多方案,最大程度地减少了船体变形量。

    “我们还对银川舰一些破损的地方进行了修补,甚至是更新。”据了解,到现在为止,银川舰上的一些设备仍可正常使用。

    新闻工作者杨红兵:银川人最好的爱国课本

    8月份,由银川晚报承办的全国晚报记者银川行采访活动在银川举行。我作为陪同者,同来自全国的40名记者参观了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内的银川舰。

    其实,这并不是我第一次看见银川舰。

    1994年,我与一名同事到青岛晚报学习考察,就有幸参观了当时还在服役的银川舰。银川舰领导带我们上舰参观了舰艇的武器装备和有关设施,领我们参观了荣誉室并合影留念,他们给我们介绍了“银川舰”光荣的战斗历程。

    如今,返回故里的“银川舰”作为滨河新区军事主题公园和国防教育基地的重要一员,将和其它成员一起,更加激发我市人民的爱国热情。银川舰,作为中国第一艘交付命名城市的战舰,你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观舰怎么走

    自驾车:从市区出发,有两条路线到达。

    1.从市区出发到银古公路上高速(青银高速),过黄河大桥走机场方向,从临河收费站下高速上203省道向北。行车至红墩子附近向东一看就是啦。

    2.从市区出发上银横路(石油城方向),一直东行,从鸣翠湖北侧行驶,还可以沿途观光湖光美景,从银川黄河二桥过黄河上203省道向北,至红墩子向东一看就能看到银川舰。

    公交车:在新月广场乘坐游6公交旅游专线。

    具体运行线路为:新月广场—北京东路—友爱中心路—银横路—银陶路—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

    发车时间分别为:8时30分、9时30分、10时30分。

    返回时间分别为:11时30分、12时30分、13时30分。

    银川舰大事记

    □ 1972年1月:在大连红旗造船厂正式组建,是北海舰队107号导弹驱逐舰,旅大(051)级。

    □ 1976年7月正式列编服役。

    □ 1980年,银川舰作为编队指挥舰,担负“东风五号”运载火箭航渡护航、试验区巡逻警戒、协助打捞数据舱等任务,在南太平洋上留下了共和国的第一道航迹。

    □ 1986年8月1日被海军命名为“银川舰”。

    □ 2008年,“银川”舰担负奥运会、残奥会安保任务,连续航行25天。

    □ 2012年10月18日,服役36年的国产第一代导弹驱逐舰“银川”舰正式退出现役。

    □ 2012年11月15日,银川市政府与解放军某厂签订了“银川舰”安置工程协议,由解放军某厂负责舰体拆解、复装工作。

    □ 2012年12月15日,银川舰安置工程开工。

    □ 2013年8月,银川舰主题组装工作完成。

    火箭发射器,可以进行防空攻击。


相关热词搜索:银川 体验 入园

上一篇:今年已有211人因车祸离世
下一篇:15个阿拉伯国家校长在银谈合作

  • 0

  • 0

  • 0

  • 0

  • 0

  • 0

  • 1

  • 0

分享到:
收藏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宁夏汇融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2000816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502000007号

技术支持:宁夏汇融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运营:宁夏物流与采购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