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站内 百度 谷歌 搜搜 360搜索
地方分站 银川站 石嘴山站 吴忠站 中卫站 固原站 阿拉善盟 乌海站 巴彦淖尔站 鄂尔多斯站 榆林站 平凉站 庆阳站 延安站

探秘银川沙滩墓群
2013-08-30 10:47:28   来源:银川新闻网   评论:0 点击:

在今天的银川市世纪小区内,有一处称得上特别的区域。入小区大门沿右侧路径行,不远,即可见一处平房院落。房屋南北向一字排开,砖土结构,看上去已很破旧,而在其北侧紧紧相连着的,是一座白墙绿瓦的清真寺
    在今天的银川市世纪小区内,有一处称得上“特别”的区域。入小区大门沿右侧路径行,不远,即可见一处平房院落。房屋南北向一字排开,砖土结构,看上去已很破旧,而在其北侧紧紧相连着的,是一座白墙绿瓦的清真寺建筑。

    低矮的土平房,肃穆的清真寺,掩映在四周林立的现代楼宇之间,让这片区域显得有些与众不同。而似乎更加“不同”的是,在这片区域内,还栖身着一处不大为人所知的文物古迹——银川沙滩墓群。

    沙滩墓群,一个听来颇有些神秘气息的名字,事实上,它也是不为人熟知的银川文物古迹。在新近出版的由杨占武先生主编的《中华回乡纳家户》一书中,它被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论据提出,而对其本身的文化与历史价值,也有了一个全新的审视和定位。

    藏在小区里的文物古迹

    在世纪小区,记者看到,在如今沙滩墓群的安放地,墓群露天放置着,自北向南大致呈三排排列,上覆拱塔状石制墓盖。区域内杂草丛生,散布着各种杂物甚至生活垃圾,保护状况不容乐观。

    沙滩墓群原址位于银川市唐徕渠畔东200多米处,因此地为北塔村沙滩自然村,故墓群被称为“沙滩墓群”。沙滩自然村地表土质为银川平原的滩涂沼泽土壤,并不是沙地意义上的“沙滩”,原为荒地,近现代才开垦为耕地,但因土壤条件较差,屡耕屡弃。2002年,随城市扩建将沙滩村辟为“世纪新村”住宅小区,小区修建的花坛正在墓群所处位置。为配合基本建设,2003年10月下旬,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银川市文物管理处联合对墓群进行了发掘清理。发掘工作之后,对墓群实施了整体迁移。

    对于沙滩古墓,此前见诸发表的资料可谓稀少。在2010年出版的《中国文物地图集·宁夏回族自治区分册》中,有这样几行简洁的记述:“沙滩墓群,共有墓葬18座……其中11座在墓穴开口之上放置有二至四层石质墓盖,墓盖用宽1米~1.3米、长1.8米~2.4米的砂岩制成,表面多刻有阿拉伯文及莲花纹、卷云纹、折枝花纹等图案……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民墓葬。”

    此外,再要对墓群记载进行查考,就得追溯至2003年考古发掘后形成的《银川沙滩墓地》一书。书中对发掘清理的墓葬形制及结构进行了记录和分析,并与外地的一些伊斯兰墓葬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此墓群在墓葬的地面部分建有塔式石墓盖的做法,在西北地区是十分少见的,且“这些死者具有家族关系或血缘联系的可能性极大。”换言之,这“极有可能”是一处古代家族式墓群”。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惠民,当年墓群发掘工作的主持者,也是《银川沙滩墓地》一书的主要编写人。谈到沙滩墓群,王惠民认为,“沙滩墓群的塔式石盖墓形制,与中国东南沿海一些地区的穆斯林石盖墓大体相似,小有区别。截至目前,在宁夏地区发现此种结构的石盖墓,这是最早也是最大的一批,比较稀缺和珍贵。”

    时光记忆里的墓群往事

    纳连捷,现居银川市唐徕小区,一位与沙滩墓群有着颇深渊源的回族老人,也是如今这处墓群的守护者。在他的回忆和讲述里,关于墓群更多的往昔渐渐浮现出来。

    在纳连捷的记忆里,当年这片区域的模样他还清晰记得。“(这一带)哪里是沙滩,哪里是水坑,哪里是稻田,我都印象很深,因为从小我就跟着父母一起来这里上坟。当年这里除了纳家人的墓地,还有一些其他穆斯林家族墓地。1968年平田整地时,将一些坟地平掉,当了农田……沙滩墓群是纳家人的祖坟,我的爷爷、奶奶也埋在祖坟的后面。”纳连捷说。

    纳连捷的讲述中,他还多次提到了一个“沙滩拱北”的名称。在他看来,沙滩墓群是沙滩拱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有着“有机且紧密的联系”。沙滩拱北,回到本文开篇所述,那处砖土结构的“平房院落”即是它如今所在。

    关于沙滩拱北,在由自治区社科联主席杨占武主编的《中华回乡纳家户》一书中也多有提及,认为其与沙滩墓群等“证据”的存在,是“相当长一个时期里纳姓先祖定居银川并在此繁衍发展的重要材料。”书中通过对现存于沙滩拱北的“元翁纳老太师之墓”碑,以及拱北与墓群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和考证,认为宁夏纳姓的先祖为哈辛,沙滩石盖墓即为其家族式墓地。

    一切不过才刚刚开了个头

    杨满忠,宁夏大学历史学研究员,多年来致力于宁夏西夏文化与回族文化的研究,对于沙滩墓群,他也一直投诸着相当的关注与研究。杨满忠认为,作为一处珍贵的文物遗存,沙滩墓群是宁夏回族早期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历史见证。

    “元明时期,是宁夏回族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这其中,13世纪蒙古军西征,随着征服战争的推进,出现了一个移民高潮,大批的中亚、西亚穆斯林、回回国的回回人与回鹘人相继东迁。这些东来的色目人、回回人是元代政治生活中的一支很活跃的力量,赛典赤·赡思丁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位。他是中国元代非常有影响的回族政治家,祖籍中亚不花刺(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史载,成吉思汗西征时,他们一家率‘千骑’迎接,被成吉思汗的纳为宿卫,随成吉思汗东征西讨,为忽必烈统一全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后赐封为咸阳王。赛典赤家族繁衍众多,后裔分布很广。现在,通过对沙滩古墓群和‘元翁纳老太师之墓’碑等一系列证据的研究,证明了宁夏纳姓的先祖为哈辛,是赛典赤·赡思丁之孙,纳速剌丁第六子。宁夏回族早期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历史链条,终于得以清晰和衔接。”

    对于现在沙滩墓群不容乐观的保护现状,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惠民表示了担忧,“沙滩墓群的石盖大都是砂石做成,历史过程中,风雨侵蚀,许多花纹和图案已漫漶不清。如果不妥善保护的话,将来就更看不清了。”

    “一切不过才刚刚开了个头。”杨满忠说,“银川沙滩墓群,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重大的保护性开发价值,关于它的研究和认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开启。而对于沙滩墓群的保护,更要给予及时和足够的重视。”

    相关链接

    亟待发现和保护的宁夏石盖墓

    宁夏有着悠久和深厚的回族历史文化,就本文所关注的塔式石盖墓来讲,如专家所言,石盖墓对研究回族文化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银川沙滩墓群是宁夏地区目前发现的最早和最大的一批,但在宁夏其他地方也有零星发现。

    采访过程中,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记者也实地走访了位于贺兰县金贵镇的一处“据说有石盖墓”的地点。现场所见,这是一处建有拱北的回族墓区,位于农田旁边。在一片丛生杂草的空地上,一处1米多长的半圆形脊状长石裸露地面,风化程度较重,两端隐约可见雕刻花纹。预测地面之下可能还有石层,但详情如何,还需进一步考古发掘。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宁夏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相关热词搜索:探秘 银川 沙滩

上一篇:西夏王陵
下一篇:流失海外水洞沟文物何时能回家

-->

宁夏汇融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2000816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502000007号

技术支持:宁夏汇融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运营:宁夏物流与采购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