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站内 百度 谷歌 搜搜 360搜索
地方分站 银川站 石嘴山站 吴忠站 中卫站 固原站 阿拉善盟 乌海站 巴彦淖尔站 鄂尔多斯站 榆林站 平凉站 庆阳站 延安站

[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盟的城市建设
2013-06-06 11:21:13   来源:阿拉善盟政府网   评论:0 点击:

一、城市道路及其附属设施  (一)城市道路  1、城市道路规划  阿拉善盟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和阿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旗一区的旗、区府所在地分别为巴彦浩特镇、额肯呼都格镇、达来库布镇...

 
一、城市道路及其附属设施


  (一)城市道路
  1、城市道路规划
  阿拉善盟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和阿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三旗一区的旗、区府所在地分别为巴彦浩特镇、额肯呼都格镇、达来库布镇和乌斯太镇,均为重点城镇。
  (1)巴彦浩特镇城市道路规划及实施情况
  2005年11月,阿左旗人民政府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2006年4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自批准之日开始实施。
  (2)额肯呼都格镇城市道路规划及实施情况
  2005年12月,阿右旗人民政府和长安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额肯呼都格镇总体规划》,2006年4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自批准之日开始实施。
  (3)达来库布镇城市道路规划及实施情况
  2002年10月,内蒙古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达来库布镇总体规划(2002—2020)》,2004年8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自批准之日开始实施。
  (4)乌斯太镇城市道路规划及实施情况
  2000年包头市规划院编制《乌素图城镇总体规划(2000—2020)》,2004年8月经自治区建设厅批准,自批准之日开始实施。
  2、重点城镇道路介绍
  (1)巴彦浩特镇城市道路现已形成“四横五纵”的主干路网格局,“四纵”由北向南,“五纵”自西向东。
  (2)额肯呼都格镇城市道路介绍
  曼德拉路:位于城市北部,东西向交通干线,始建1984年,2003年改建后全长2546米,作为行政办公一条街,道路两侧已初具规模。
  巴丹吉林路:位于城市中部,为城市南北向中轴线,始建1980年,2003年改建后,全长1434米,作为商业、饮食、办公综合一条街。
  阿拉腾路:位于中部偏东位置,为城市发展的历史轴线,始建1984年。2003年改建后,全长1961米,按总规和建设现状,两侧以生活居住区为主。
  雅布赖路:位于中部位置,始建1979年,2003年改建后,全长2867米,作为商贸一条街,以商业功能服务群众。
  (3)达来库布镇城市主要道路介绍
  苏古淖尔路:长2496米,宽40米,面积9.98万平方米,为交通主干道。
  赛汗桃来路:长3090米,宽40米,面积12.36万平方米,为交通主干道。
  古日乃路:长3000米,宽40米,面积12万平方米,为交通主干道。
  劳动渠路:长3450米,宽35米,面积12.06万平方米,为交通次干道。
  劳动渠西路:长1590米,宽35米,面积5.56万平方米,为交通次干道。
  (4)乌斯太城市道路介绍
  主要道路分行政商务生活区和工业园区两大块。2005年至2006年行政商务生活区形成“六横”(腾格里街、巴丹吉林街、百灵街、吉兰太街、文明路、土尔扈特路)、“五纵”(人民路、神舟西路、神舟东路、中华路、曼德拉路)的道路网络,道路总长22千米。2004年至2006年工业区改造形成“四横”(旧乌巴路、乌兰布和大道、满都海街、幸福路)、“五纵”(兰太大道、幸福路、瑞联大道、创业路、110国道)的道路网络,道路总长40千米。
  (二)城市广场
  1、广场规划制定及实施情况
  三旗一区的4镇广场规划均按各镇总体规划制定并进行实施。
  2、广场数量、名称及介绍
  城市广场5处,分别为巴彦浩特镇新世纪广场,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建于1999年,以商业区的休憩空间为主要功能;巴彦浩特镇多功能体育场西广场,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建于2004年,突出其交通性、标志性功能;额肯呼都格镇满达广场2001年9月建成,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1.1万平方米,是当地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公共场所;达来库布镇生态示范园广场,建于2003年,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以休闲、游憩功能为主;达来库布镇政府门前广场,建于2005年,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主要用于大型集会、表演、体育活动等。
  (三)城市桥梁
  1、城市桥梁总数、名称、类型
  巴彦浩特镇有桥梁8座:军分区桥,始建1984年;报社桥,始建1985年;南环路铁厂桥,始建1986年;头道桥、二道桥、三道桥均位于新华街,始建1955年,改建1984年;健康园游园桥,始建1997年;王府街终点桥,始建1971年。均为钢筋凝土结构。
  达来库布镇有桥梁6座:黑河大桥,位于东山口的黑河上,始建1976年,改建1985年。土尔扈特桥,始建2006年。劳动者渠1号桥、2号桥、3号桥、4号桥,始建2005年。桥梁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2、城市桥梁规划
  城市桥梁规划全部按当地“总规”进行。
  (四)道路照明
  (1)巴彦浩特镇道路照明设施始建于1953年。初期电源采用自备火力发电,安装路灯15盏(仅限于西花园街),每天亮灯5—6小时。1972年输变电线路进入巴彦浩特后,道路照明设施逐年增加,截止2006年7月,共安装道路照明灯2726盏,景观灯、庭院灯、广场灯、草坪灯、射灯8247盏,亮灯率95%以上,亮化美化效果明显。现有路灯照明设施管理专业人员4人,高架车1辆。
  (2)额肯呼都格镇道路照明建设自1980年开始,自行设计加工路灯100盏,架设在主街道两侧电杆上,2002年底街道路灯达到145盏,一直由旗农电局管理。2003年8月,先移交旗城建局,后又移交额镇市政局管理,3年内陆续购进新式路灯309盏,安装在主街道两侧,原有的旧路灯拆移至镇区大街小巷。2005年底,镇区街道路灯总数达到454盏,基本覆盖了大街小巷,配置了路灯微电脑控制开关控制系统,定时开启关闭,平均每天亮灯时间6个小时,亮灯率达98%。
  (3)达来库布镇城市路灯始建于1998年,安装路灯82盏。2006年建成部分广场路灯、景观灯、轮廓灯、高杆灯等共480盏。亮灯率100%,亮化美化效果良好,预计2007年将增加至700盏。由旗建设局市政公司管理。
  (4)乌斯太镇现有工业园区4条道路设有路灯,110国道66盏,创业路60盏,乌兰布和路200盏,瑞联大道184盏,共计510盏,由开发区市政管理局专人统一管理。


  二、城市供水


  (一)巴彦浩特城市供水概况:巴彦浩特城市供水由阿左旗给排水公司供给,该公司始建于1979年5月,经过多年发展,已达到日最大供水量2万方,日处理污水1.5万方的运行规模,有干部职工163人,分6个部室,固定资产1968.4万元。该公司建成三处水源地。
  1、哈拉坞一水源,始建于70年代后期,主要水源汇集哈拉坞88平方公里流域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包括南沟、北沟两个引水渠,库容为14.7万方的水库一座。两沟来水汇合后经14公里暗渠以自流形式输入巴彦浩特供水管网。输水暗渠末端设有水池2座,液氯消毒间一座。近年来由于气候干旱,生态恶化,贺兰山水源涵养功能严重退化,日来水量由1980年的8000余方锐减至2001年的2000余方。
  2、西滩二水源,始建于1992年,位于镇区以西15公里,腾格里沙漠边缘。共打机井8眼,群井平均深度170米,
  单井出水量为80吨/时,经四级扬程向巴彦浩特输水,输水总扬程342米,共有两个加压站,一个配水厂,Dg400输水管道17.8公里,日最高供水能力10000m3,属单线供水供电,为保证供水水质于二加压站增设液氯消毒间一处。
  3、水磨沟水源。始建于2000年,当年竣工,汇集水磨沟98平方公里流域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构筑物有:库容为98万方水库一座,截水墙一座,日处理水能力1.0万方的除锰车间一座。水源输水管线18公里,与哈拉坞水源一号水池汇合,利用地形自流加压,供水能力为3500方/日。
  4、重点水厂介绍:
  哈拉坞一水源与水磨沟水源净化水厂,始建于2002年,工程前期勘测设计提请内蒙古市政规划设计院完成。工程共由土建、设备、管道工程三部分组成,分两处建设,分别建在军分区二号水池和水磨沟水库西侧。工程主体设备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一体化净水设备,将自来水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后供向镇区。该工程投资预算总计380万元。2002年12月竣工,共建成面积为391平方米的净化车间两座,容积为300立方的清水池两座,面积为26平方米的的加压泵房一座,面积为16平方米和18平方米的锅炉房各一座,水表井两座,阀门井9座,排水检查井7座。现工程已投入使用,经检测,工程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设计标准。净化水厂正式运行后,水净化处理能力达2.4万方/日,出水浊度≤3度,水质将达到国家优质饮用水标准。
  5、水价调整情况
  1993年以来,虽然连续调整了4次水价格,但成本总不能一次到位,2005年巴彦浩特地区水价进行了第5次全面调整,各种用水水价有较大涨幅。并对居民用水实施阶梯式水价收费办法(8吨以内1.95元/吨,8吨以上3.75元/吨),有效的促进了节水工作的开展,但由于供水成本增长,2005年仍处于亏本状况。
  综合历年水价调整情况运行情况看,造成水价偏低,亏损的主要原因是:1、每次调整以物价部门的综合物价指数限定,并且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只作适当调整;2、在每次的水价调整测算过程中,总是以前期的经营成本为依据,对以后的成本增长因素不予考虑。3、供水成本增长速度高于水价调整速度。
  6、水质检测
  阿左旗城市给排水公司水质化验室成立于1982年,主要对各水源地来水水质进行定期化验,化验内容包括铁、锰、菌类等13个项目,并将化验结果上报防疫站等有关部门。
  (二)额肯呼都格镇供水概况:
  额肯呼都格镇现有常住人口1.16万人,规划设计在2015年将达到2.5万人。
  1、供水规划的制定及实施情况
  额镇设计年供水规模是依据2002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的《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额肯呼都格镇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工程设计年为2015年。2003年,投资2984万元,建成了额镇供水工程。由水源井、汇水管道、输水管道、加压泵站、水质处理工程、高位蓄水池、供水管道及配水管网组成,工程设计供水能力4200m3/d。工程主要完成打水源井4眼,每眼井深215米,下井壁管为直径300mM钢管,配套泵型为250QJ80-200/10-75kw潜水泵,单井涌水量80m3/h;安装DN315mMPVC塑料输水管道27.7km;建500立方米蓄水前池1座;加压泵站1座;安装除铁、反渗透水处理设备1套,建水处理车间250平方米;建管理房、职工宿舍256平方米;建2000立方米高位蓄水池5座;安装镇区主、支102.2km;开挖、回填土方38.13万立方米;安装远程自动化控制系统1套。
  2、城市供水水源的概况及开发利用情况
  (1)城市供水水源概况
  南板洼水源地地区,地下水供给途径主要有洪水渗漏补给,沟谷潜流补给和基岩裂隙水侧向补给。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水源地一带地表岩性松散,颗粒粗大,地热平缓,冲沟发育,有利于洪水入渗补给。水源地含水层为中、上更新统砂卵石,呈单一结构,颗粒粗大,较松散,上下连通好,有利于沟谷流和基岩裂隙水补给。地下水水力坡度较小,为0.21‰。地下水径流滞缓,断面径流量有限,但开采和钻孔揭露,南板洼供水水源地地区,含水层埋藏深度一般在150米左右,钻孔揭露含水层厚53米左右。
  南板洼供水水源地,富水性好,供水能力较强,根据钻孔抽水资料,水位下降3.3米时涌水量为968.42m3/d,水位下降8m时涌水量为2347.68 m3/d,地下水涌水量与降深成正比直线关系。
  (2)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情况
  南板洼水源地附近地下水埋藏较深,无垂向的侧渗补给,根据《内蒙古阿拉善右旗额肯呼都格镇南板洼供水水源地评价报告》中所作的地下水资源计算,南板洼水源水的年补给量是1593.2万立方米。实际上每天采水量为4200 m3/d,如果机井按满周期运行(开采时间365d),水源地年供水量146万立方米,水源地水位年降幅2米,加上动水位,实际下降10米,占含水层厚度的19%,不影响机井的出水量。水源地在开采条件下,水均衡仍然是正均衡,地下水位不会持续下降,只是在10米以内波动。当停止抽水后水位最终要恢复到原始天然水位值。水源地可以满足额镇日常供水量要求。
  水源地打四眼机电井,单井出水量67 m3/d,三眼供水,一眼为备用井,工作时间每天按20h,即可满足用水要求。
  3、重点水厂介绍:
  额肯呼都格镇自来水公司水处理厂建于2003年7月,其建筑面积为950.515平方米,水处理车间配套安装除氟、反渗透设备各一套,最大日供水量为4200立方米,全年供水量为153万立方米。
  生产工艺流程:水源地所采井水输至加压泵站后,由加压泵站送到水处理厂,水处理厂将原水经PH值调节系统调节,传至除氟设备,除氟后的水,再经锰砂过滤器、精密过滤器、反渗透设备脱盐,制成淡化水,淡化水再经二氧化氯灭菌器消毒后,送至10000立方米高位水池后即完成。
  2006年7月,根据阿右旗人民政府对自来水公司水价改革的总体要求,制定《阿右旗自来水公司关于额肯呼都格镇居民用水实行阶梯式水价及调整分类水价的实施意见》,并已将新的水费收费方案上报旗政府和主管局。
  (二)水质检测
  自建站以来,设水质化验室,并配备水质检验员,始终严格执行《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加大水质化验力度,每月做水质化验3—5次,随时掌握所供水水质状态,切实提高了供水水质的合格、卫生。
  (三)达来库布镇供水概况:
  1、额济纳旗供水规划可研已编制完成,并经自治区论证通过,2006年开始实施。
  2、城市供水水源选择距补给源近含水岩组厚度大,分布稳定,渗透性强,水量丰富、水质好、无污染、距镇区近(2公里)输水管道短、取水成本低的地段。
  3、重点水厂介绍:新建水厂打水源井6眼及配套泵房,设置井群控制系统。设计新增水源规模4000m3/日,配水厂设计规模10000m3/日的二级配水厂。包括清水池、消毒设施、变频加压泵站、配电室。
  生产工艺:原水——消毒——清水池——变频加压泵站——市政管网——用户
  4、城市历次水价调整情况
  95年前0.4元/立方;95年至2000年0.8元/立方;2000年后1元/立方。
  5、水质检测
  (1)管理机构:达来库布镇无专门水质检测机构,水质检测委托其他有资质单位检测。
  (2)水质检测工作成果详实有效,可以满足当地需求。


  三、城市排水、污水处理


  (一)巴彦浩特镇城市排水
  1、巴彦浩特镇城市排水管网规划制定实施,均按《巴彦浩特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第十七章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执行。
  2、巴彦浩特污水处理厂位于巴彦浩特镇西侧5公里处、赛马场南侧,于2006年6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全部建设项目,设计处理能力为日处理污水1.5万方,处理工艺为SBR-CASS,污水来源主要是巴彦浩特城镇居民、企事业单位生活污水及餐饮业废水。
  (二)额肯呼都格镇排水管网规划制定及实施情况
  1、城市排水
  (1)排水管网规划制定及实施情况
  由于镇区内地形坡度东西方向大、南北方向小的特点,排水管网的主干管呈东西方向,支管由北向南接入主干管。东西向主干管共设4条,分别沿雅布赖路、树贵路、巴丹吉林路、南环路敷设,截流总干管设在城区西侧。截流总干管北起雅布赖路,向西南一直到管网终点的污水处理厂。
  (2)部分重点排水管网建设介绍:额镇排水管网管道长度为10017米,服务面积为4平方公里。
  2、污水处理
  额镇污水排放系统由东北向西南排放。主干管径600—1200mM;支管300—400mm。镇区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合流制排水,根据镇区地形坡度,管道设计坡度东西向为1.5%、南北向为0.4%。工程于2004年4月开工,2004年9月竣工。工程安装排污管道10017米。建有7.2万立方氧化塘一座。
  (三)达来库布镇排水、污水处理:
  1、城市排水
  (1)排水管网规划:城市排水管网规划于2001年完成,并近规划自2002—2005年实施完成所有主管道的建设。
  (2)管道长度19公里,服务面积5.5 平方公里。
  2、污水处理
  城市污水处理于2005年排污网建成,污水排至城区北3公里低洼戈壁滩自然蒸发。
  规划2007—2008年建成污水处理厂,规模为4000立方/日,工艺采用生化处理(氧化塘):来水——格栅——污水泵房——沉淀塘——厌氧塘——兼性塘——好氧塘——排水沟——河流——污泥泵站——污泥干化场。
  (四)乌斯太镇排水、污水处理:
  2006年开发区编制完成了《阿拉善经济开发区排污管网专项规划》,2005—2006年,行政商务区“六横”、“五纵”道路系统的排污管道全部安装;工业区乌兰布和大道、满都海街、幸福路、兰太大道、瑞联大道、创业路、文化路、合作路的排污管道安装完毕,管道总长50千米。
  2005年开发区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总投资1800万元,建设规模为8000吨/日。2006年开始运行,现在日处理污水3000吨。


  四、城市防灾


  (一)巴彦浩特镇城市洪涝灾害概况:
  巴彦浩特属贺兰山西麓山前冲击平原上的城市,山区年降雨量为330mM左右,年降水量季节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6—8月之间,受季节性降水的影响,山洪暴发成为城区防洪的工作重点。巴彦浩特城区东部有防洪堤2座,总长10公里,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城区内水库、涝坝等为主要雨水受纳体,并经由头道河沟、二道河沟以及三道河沟疏导。
  (二)额肯呼都格镇防洪坝概况:
  额镇防洪坝位于镇区北部、东北部,坝长5.2公里,坝顶宽2米,坝高2米。
  巴彦高勒防洪坝概况
  1、巴彦浩特位于阿右旗南部巴音高勒滩,地理坐标为东经101°52’—101°57’,北纬38°58’——39°10’。距旗政府所在地38公里,距巴额公路10公里。
  2、防洪坝现状:巴彦高勒防洪坝始建于1988年,该坝包围了巴彦高勒南、西、北三面,坝长17.5公里,坝顶宽2米,坝高2米,开挖泄洪沟17.5公里。随着灌区土地面积的扩大,2005年在灌区西北又扩建防洪坝6.2公里,现达到设防标准。
  3、防洪坝加固情况:灌区总人口1000人,有效耕地面积23000亩,按国家堤防工程防洪标准,巴彦高勒灌区防洪堤属Ⅳ级防洪工程,防洪标准设计十年一遇,校核二十年一遇。加固防洪坝12.8公里,新建防洪坝4公里,坝高2米,坝顶宽2.5米,迎水面坝坡1:2.0,背水面坝坡1:1.5。开挖泄洪沟16.8公里,沟距防洪坝底角6米处,沟宽2.5米,深2.5米,边坡1:1.5,防洪坝与公路相交处采用浆砌石护坡。
  (三)达来库布镇城市防灾情况:
  1、因额济纳旗达来库布镇属干旱沙漠地带城市无洪涝灾害。
  2、城市规划中无防洪规划。
  3、重点河——黑河堤岸的防洪设施主要采取:完善额济纳河东河的防洪措施,首先采取工程措施,对河床进行清理疏通,对河流西岸进行加固整修,其次采取非工程措施,一方面增强上游河道分流口的调蓄能力,另一方面对城区段河岸沿线植树种草,控制水土流失,提高防御洪水能力。


  五、城市园林绿化


  (一)巴彦浩特镇公共绿地:
  1、公园、植物园、街心花园建设:
  王陵公园:始建于1980年,占地96亩,于2000年实施了综合改造工程,共投资200万元。
  健康湖游园:始建于1999年,绿地面积3000平米,其中草坪面积2400平米,花坛面积600平米,树种配植有樟子松、臭椿、云杉、龙槐、连翘等。
  2、部分公共绿地简介:
  王陵公园简介:始建于1980年,占地96亩,并于2000年实施了综合改造工程,通过以植物造景为主,为游人提供了一个多功能、多视觉的园林空间。王陵公园现有树木4726株,草坪20000平米,花坛面积1200平米,儿童游乐设施场地2482平米,健身和娱乐场地7302平米,水体假山2400平米,共有动物品种13种、33只。
  3、道路绿化:
  (1)道路绿化发展历程:巴彦浩特城市道路绿化于1998年开始进行大规模建设,共完成额东路、额西路、和硕特路、东关街、西花园街、南环路等主干道绿化工程,道路绿地率14%。
  (2)部分道路绿化工程介绍:额西路绿化工程:工程投资76万元,栽植桧柏564株,建植草坪5500平方米,花坛1300平方米,绿篱6000平方米。
  (3)生产绿地(盟林业局苗圃):植物品种以云杉、桧柏、国槐、龙爪槐、臭椿、栾树及榆叶梅、连翘等为主,生产能力1—1.5万株/年,草花20万株/年。
  (4)古树名木:
  现存古树名木总体情况及保护措施:王陵公园共有柏树33株,延福寺共有柏树24株,西花园公园共有迎客松3株。
  主要采取保护措施:给古树名木建立电子档案、加挂统一标准的标牌、加固围栏等等。
  部分重点古树名木介绍:名称:刺柏,树龄:100年以上,生长地点:王陵公园内。
  (二)额肯呼都格镇园林绿化:
  1、公共绿地
  广场绿化:额肯呼都格镇满达广场始建于二00一年,当时除了公共设施外,绿化方面仅是种植了部分草坪,近几年逐步发展广场绿化,尤其是二00五年与二00六年,在保持原有草坪绿化的基础上,增加了乔木、灌木花草的种植,做到了乔木、灌木、花草相结合的立体绿化。现共有草坪面积10700平方米,乔木193株、灌木659株、绿篱1019米、花坛近200平方米。极大地增加了广场绿化效果,为人的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休息娱乐的场所。
  赛马场防风林带始建于1992年,1994年完成栽植任务,共植树万余株,林带总长2140米,宽5米,绿化面积达10700平方米。
  家园保护工程林带长3000米、宽75米,一期工程1999年实施,种植226亩,二期工程2001年实施,种植113亩,绿化面积226113平方米。
  2、道路绿化
  九一年前,镇区主街道绿化树林一直以白杨树为主,且长势衰退,绿化效果不明显,自九一年开始,为改变街道树林品牌单一,增加绿化面积,先后在街道上试种了榆树、刺槐、白蜡、国槐等树种,二00五年,镇区三条主街道的树种的树种全部更新。共栽种1445株国槐,98株柳树,106株丁香、绿化面积4671平方米。二00六年新增街道树木近300株,并在东环路东侧植两行国槐616株,赛马场防护林带内栽植两行国槐739株,街道绿化面积比九十年代翻了一翻。
  (三)达来库布镇园林绿化:
  1、公共绿地:
  (1)额济纳生态公园占地41.3公顷,主要为原始杨林,公园整治尚未完成,规划2008年配套完成。
  (2)2007年—2008年将建成居住区公园、小游园5处占地10公顷。
  2、道路绿化:
  (1)道路绿化发展历程:自建国以来达来库布镇道路绿化树种主要为杨树、榆树等抗干旱树种,近年由于这些树木抗病虫能力低,不具观赏和美观价值,所以逐渐更换为国槐、白蜡、柳树等。
  (2)2006年建成土尔扈特大街总宽80米,是一条景观大道,为四块板道路,中间10米绿化隔离带,两边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各两条绿化分隔带。
  3、生产绿地:
  苗圃简介:苗圃位于城北林场主要培育梭梭、国槐、白蜡、柳树等防风固沙林带树种和城市所需树种。
  4、古树名木:
  (1)现存城市古树为胡杨,属原始树种,生长于干旱养活大的沿河地带,有“一千年不死、死后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之美誉,是极具观赏价值的树种。
  (2)已建立了国家级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四)乌斯太镇园林绿化:
  1、公共绿地:
  2005年开发区工业园区合作路与乌兰布和路交汇处新建两个街心花园,共计面积1.5公顷,投资80万元。
  2、道路绿化:
  (1)2006年新建工业区主干道瑞联路、幸福路、繁荣路、创业路绿化工程,南、北出口绿化工程及110国道绿化工程绿化,总面积52公顷。
  (2)2006年新区新建新乌巴公路西侧绿化工程和开发区行政商务楼前环绕绿化工程,合计绿化面积4.11公顷,道路景观带1.76公顷。已完成新乌巴公路西侧绿化工程和开发区行政商务楼前环绕绿化工程。
  (3)2006年初开发区新建两个苗圃,景园绿化有限公司,建设面积为1200亩,2006年实际栽种100亩,另外还有一部分天然树种,植物品种有20多种;凯源绿化有限公司,建设面积为60亩,植物品种有10多种。


七、城市公共交通


  阿拉善盟的三旗一区,只有阿左旗的巴彦浩特镇和阿右旗的额肯呼都格镇有城市公共汽车。除此之外,各镇均有小型客运车辆运营公共交通。
  第一节 公共交通规划
  巴彦浩特镇2005年6月完成了城市公共交通10年发展规划并开始实施。公共交通规划明确了公交运行线路及脏乱展的方向。于2007年前完成公交站点设置,2006年底前出台公交车管理办法,公交车的更新标准以及今后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规模等。
  第二节 公共汽车
  一、巴彦浩特镇:公共汽车公司于1981年成立,运营一条线路,运营车辆8台,经营单位为巴彦浩特公共汽车公司。2005年巴彦浩特公共汽车营运车辆49台,运营线路4条,线路总长72公里,客运总量约280万人次(年),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7台,利润总额约147万元。巴彦浩特公共汽车公司成立之初,隶属阿左旗建设局管理,1992年移交巴彦浩特镇政府,因管理和经营方面的原因于1998年转制民营。2004年5月由运管部门移交阿左旗建设部门管理,2005年6月由阿左旗人民政府决定由阿左旗交通部门管理。
  二、额肯呼都格镇:额肯呼都格2006年以前的城市交通以个体私营为主。2006年初通过招商引资、政府特许经营方式引进鑫锋公共交通公司,前期投入10辆小型客运车辆,结束了额肯呼都格镇无城市公共的历史。


八、 城市燃气


  城市燃气主要使用石油液化气,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至今,没有人工煤气和天然气。
  第一节 石油液化气
  一、巴彦浩特镇石油液化气使用情况
  巴彦浩特石油液化气使用初期,主要用汽车拉运钢瓶到宁夏银川、甘肃兰州炼油厂或液化气站充装,拉回后供居民使用和储存,后来鹏达液化气储配站建立,储气能力100立方,结束了汽车拉运钢瓶到外地充气的历史,只是用大吨位槽车长途运输液化气,卸入储存罐后,在本地分别进行钢瓶充装和销售。1988年和1989年分别成立了房产液化气公司和海洋液化气公司。2001年又相继成立九洲和新世纪液化气公司。2005年储气能力达450立方。
  经营管理:石油液化气经营初期,公司少、规模较小,一般采取个人承包经营。后来随着医药公司、房产公司等液化气站的建立,企业管理逐步走向正轨,增设机构,健全制度。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先是房产公司兼并了医药和鹏达液化公司,1999年成立阿盟液化气公司。2005年根据国家、自治区和阿盟关于对危险化学品行业管理的相关文件要求,为了统一管理,确保安全,走集团化发展道路,巴彦浩特地区的四家液化气公司(房产、海洋、九洲、新世纪)合并为阿盟新光液化气公司,统一负责巴彦浩特镇及周边地区的石油液化气购销管理。2005年全年销售石油液化气1200吨。液化气销售价格主要取决于原油价格的高低,并由阿盟物价部门核定批准后执行。1985年每瓶液化气销售价为8元,后来逐年攀升,每瓶18元、28元,直至今天的每瓶63元。
  安全管理、石油液化气属易燃气爆危险品,阿盟新光液化气公司重视企业的安全工作,专门成立消防安全部,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制定了《安全检查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器材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安全学习制度》等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定期接受质检、安监和主管部门的检查、指导。
  二、达来库布镇石油液化气使用情况
  达来库布镇城市燃气主要使用石油液化气,自1985年开始,初期约800户,至2005年发展为3800户,占总户数的85%,全年供气总量40吨。
  运储设施:石油液化气储备站2个,储气能力20吨,气源由玉门购入。用户以罐装形式用气。
  额肯呼都格镇和乌斯太镇的城市燃气也全部使用石油液化气,用气规模较小、数量少。

九、 供热


  阿拉善盟的集中供热全部是区域性锅炉房锅炉热水供热,没有热源厂。80年代建盟初期,做为福利性供热是由各单位自行管理。90年代后期,逐步取消了福利供热,热力公司也由原来的事业性单位成建制转为自收自支的企业,各单位自行管理的锅炉房陆续移交给热力公司,成为巴彦浩特镇最大的供热企业。现阿盟万龙热力公司供热规模160兆瓦、供热能力182.86万平方米、供热人口5万人、户数1万户、供热管网80公里,供热面积150万平方米。巴彦浩特镇除阿盟万龙热力公司外,另有土尔扈特小区、盟公路管理局、盟网通公司、盟宾馆、龙信宾馆、盟物业公司等6家区域锅炉房供热,锅炉吨位60吨,供热面积30万平方米。额肯呼都格镇、达来库布镇、乌斯太镇的集中供热发展于2004年和2005年,也属于区域锅炉房供热,锅炉吨位合计110吨,供热面积合计60万平方米。
  第一节 集中供热
  集中供热前,各镇的供热均为分散供热。巴彦浩特镇的集中供热初始于建盟以后,由盟直机关房产公司的锅炉房对盟委、行署办公室及家属房集中供热。90年代后期,各单位自行管理的锅炉房逐步撤消、合并、移交,使盟热力公司的供热业务范围、面积不断扩大、拓展。额肯呼都格、达来库布、乌斯太镇的集中供热于近几年开始发展。
  集中供热发展规划制定及实施:各镇均没有制定集中供热专项规划。在自治区政府和区建设厅分别批准的巴彦浩特镇、额肯呼都格镇、达来库布镇、乌斯太镇的总体规划中把供热规划列为主要章节进行了规划,目前各镇正在按“总规”实施。
  巴彦浩特镇于2006年7月召开了《巴彦浩特集中供热管网改造“十一五”规划》论证会,原则同意研究内容,并按与会人员提出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已上报自治区建设厅。达来库布镇规划在2007年在城市北区再建一座集中供热站,满足整个城市的集中供热。乌斯太镇的行政商务生活区集中供热一期工程2006年开始建设,拟采用热电联产形式供热,热源为盟电力公司2×30万千瓦或者盐化集团40万吨PVC项目热电厂余热,该项目工程建设分两期,建成后供热面积可达200万平方米。
  具有代表性工程介绍:2004年,阿左旗发改委、盟万龙热力公司、盟建设局起草,上报了《阿拉善盟巴彦浩特集中供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4年12月自治区发改委、建设厅召集相关专家通过了论证,2005年11月自治区发改委、建设厅以内发改投字〔2005〕1656号文批复了该报告,因资金问题未落实而没有实施。
  第二节 经营管理
  一、供热管理机构和制度建设
  巴彦浩特镇的供热职能大部分由阿盟万龙热力公司履行和实施,该公司为盟建设局下属单位,98年转为企业以来不断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办法,使公司管理更加科学、合理、不断完善。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内设综合办公室、财务部、采购供应部、生产部等职能部室。
  额肯呼都格和达来库布镇的集中供热是通过招商引资形式分别从金昌市和温州市引来的阳光
  和温和热力公司来履行供热职能。
  二、经营方式和经营情况
  供热经营方式全部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巴彦浩特镇阿盟万龙热力公司经营多年,连年亏损,累计亏损1200万元。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热价与成本倒挂,煤热联动调价机制尚未建立等。
  三、供热体制改革情况
  巴彦浩特镇阿盟万龙热力公司2004年曾向盟城镇供热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呈报了“企业改制实施方案”,经全体成员会议研究讨论通过,转呈盟经济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尚未批复,所以供热体制改革无所进展。


十、市容环境卫生


  第一节 清扫保洁
  巴彦浩特镇干道广场、街道清扫,自1986年以来,随着城市道路的新建、改建,道路清扫保洁及力度逐年加大,截止2005年,清扫保洁面积280万平方米,清扫保洁人数540人,方式为人工清扫保洁。
  额肯呼都格镇1979年建镇,1981年成立卫生队,负责镇区干道的清扫保洁工作,截止2005年,清扫保洁面积25万平方米,清扫保洁人数46人。
  达来库布镇干道广场清扫工作始于80年代,截止2006年新修道路11条,面积达25万平方米,现增加环卫编制100人,车辆30台,对城区所有干道广场进行全天保洁。
  乌斯太镇属新建镇区,截止2005年,清扫保洁人数45人,对所有街道实行分片清扫保洁。
  第二节 垃圾清运处理
  巴彦浩特镇的垃圾清运处理初期为马车人工清运,1982年以手扶拖拉机取代马车,清运方式以人工收集为主。1990年垃圾清运处理归入市政管理局统一管理,截止2005年共购置各类车辆43台,清运方式以机械和人工相结合为主。垃圾处理,1978年以来一直都以填埋为主,2005年启动新垃圾场后,拟建垃圾处理场一座,距市区7公里。
  额肯呼都格镇的生活垃圾的处理采用填土掩埋覆盖的方式,位于该镇西南3公里处,是自然河沟,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
  达来库布镇的垃圾处理在上世纪基本未做处理,倒于周边低洼地带。2002年建成一处填埋场填土覆盖。2005年建立了垃圾收集车,简易中转站,新增一处填埋场,并及时清理了陈旧垃圾。
  乌斯太镇的垃圾采用农运车来清运,原场地因无处理设施,造成二级污染。2005年投资新建了固体垃圾处理场,对垃圾分片分类倾倒,对各类垃圾进行填埋和无公害处理。
  第三节 粪便清运处理
  巴彦浩特镇的粪便收运始于1978年,清运方式为人工清运。1982—1986年以手扶罐车人工收运为主。截止2005年,共购置真空吸粪车7台,清运方式以机械和人工相结合收运。因没有粪便处理厂,处理率为零。
  额肯呼都格镇的粪便清运工作自80年代起,一直由环卫工人分组进行人工清运,粪便处理采用堆肥晾晒的方式,为当地蔬菜基地提供肥料。
  达来库布镇和乌斯太镇的粪便清运和处理方式相同。
  第四节 环卫设施
  巴彦浩特镇的公共厕所1978—1985年共建浅坑、斜坑式公厕90座(旱厕)。1986—2000年共建浅坑式旱厕73座。2000年以后共建深坑式旱厕23座。1998年以来共建水冲式公厕10座,但由于缺水,大部分停用。环卫机械设备:1987年购真空吸粪车2台(已报废),1990年购东风140真空吸粪车1台(已报废),1996年购4轮清洁车2台,1999年、2000年分别购东风140清洁车、华川清洁车、4轮清洁车各1台,2005年购柴油东风真空吸粪车2台。现有垃圾箱523座,集装箱27个,果皮箱254个。
  额肯呼都格镇的公共厕所80座,移动式环保公厕1座,隐蔽式垃圾箱20个,混凝土垃圾池150个。拥有垃圾清运车5辆、粪便清运车2辆、装载机1台、电力升降车1辆、卫生检查车1辆、手推清洁车29辆。
  达来库布镇2003年前因无排污系统,公厕25座,全部为旱厕。排污系统建成后,逐步改旱厕为水厕,各个公共场所也建起水冲厕所。2006年在广场绿地设立了工艺型公厕,发展为40座。环卫机械设备有清运车辆30辆,垃圾收集车5辆,垃圾箱(桶)60个、果皮箱120个。
  乌斯太镇建镇初期只有个别单位设置内部公厕,近年来新建9座旱厕。2005年以来购置5吨吸污车一辆,农用垃圾清运车2辆,设置垃圾容器64个,设立垃圾点28个,果皮箱10个。
  第五节 环卫管理
  巴彦浩特镇的环卫日常管理:1978年成立卫生队,1999年划归旗市政管理局为环卫大队,以垃圾管理清运为主。管理实行队长负责制,清运以“三定一包”(定岗位、定人员、定油量、定地段)日产日清为主,取得较好成效。综合整治随着环卫部门的日渐壮大和制度的完善和落实,环卫大队得到了长足发展和进步。1993年至1998年连续6年被评为镇政府先进科室。1996年自治区建设系统先进单位。1999年至2005年连续7年被评为市政局先进科室。2000年至2005年连续5年被评为旗建设系统先进科室。
  额肯呼都格镇的环卫日常管理:1976年旗防疫站组建卫生队,1979年建镇后划归镇政府,1990年由市政局管理,从事环卫工作人员达到93人。综合整治工作在1985年、1986年、1988年获得全盟“金驼”竞赛第一名,1985年和1986年连续2年被自治区评为旗县级城镇卫生乙级组第三名,1987年由卫生乙级组晋升为甲级组。
  达来库布镇的环卫日常管理:80年代开始,由镇政府管辖,只有4名保洁工。2000年移交城建部门管理,人员增至6人,增加清洁车4辆。2002年成立城镇管理监察大队,编制14人,环卫管理归属城镇管理监察大队,环卫人员10人,车辆6台。2006年增加环卫编制100人,车辆30台,隶属城建部门管辖。职责是对城区居住区、街道、广场进行全天保洁。综合整治情况:额济纳旗是旅游城市,每年在达来库布镇举办国际胡杨生态旅游节,遇大型活动时,城建、爱卫会和社区同时集中整治,创优争先活动效果良好。
  乌斯太镇环卫管理:2004年前环卫队由嘎查承包管理,镇政府监督实施。2004年移交城建开发公司,实行责任划分区管理。2005年成立市政局,环卫队划归市政局接管,设立环境卫生监督验收机构,人员实行分片包干,每日检查,结果日清月结,对清扫人员的责任区面积、质量与工资挂钩,当月兑现。

相关热词搜索:城市建设

上一篇:[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盟的民族源流
下一篇:[宁夏.固原市]固原市的地理位置

分享到:
收藏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宁夏汇融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2000816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502000007号

技术支持:宁夏汇融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运营:宁夏物流与采购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