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站内 百度 谷歌 搜搜 360搜索
地方分站 银川站 石嘴山站 吴忠站 中卫站 固原站 阿拉善盟 乌海站 巴彦淖尔站 鄂尔多斯站 榆林站 平凉站 庆阳站 延安站

[宁夏.西吉县]西吉县的民族特色
2013-06-07 17:52:19   来源:   评论:0 点击:

回乡风情西吉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2007年底,全县总人口48万人,其中:回族26.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4.9%。千百年来,西吉回族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与各族人民同生存,共命运,友好相处,亲如兄弟。回族的风...

回乡风情

西吉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2007年底,全县总人口48万人,其中:回族26.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4.9%。千百年来,西吉回族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与各族人民同生存,共命运,友好相处,亲如兄弟。回族的风俗文化,因其民族的形成特点,既有对阿拉伯风俗的传承,也有对其他民族风俗的汲取,在民俗的形成和发展上恪守与保留了民族个性的原则性以及入乡随俗的灵活性,彰显出鲜明的回族特色。

回族迁入

据《西吉县志》记载,明代以前,西吉就有回族人民繁衍生息。明洪武二年,沐英南调时,留其二子沐昕及兰、马二姓回族共18户定居于此,随后,不断有外地回族迁居这里,到1942年西吉建县时,全县总人口4.53万人,到1947年注册户籍时,总人口为7.08万人,其中:回族3.43万人,占总人口的48.4%。

回族节庆

西吉回族每年主要有三大节庆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一、开斋节:开斋节是回族穆斯林对“尔德·费图尔”(阿拉伯语)的习惯称呼,本县回族通称“大尔的”。每年伊斯兰农历9月是穆斯林的斋戒之日,凡符合条件的穆斯林男女,都要奉行一个月斋戒。白天不进饮食,一月结束,望见新月,斋戒完成,次日即为开斋节。开斋节前,要在家中炸油香、馓子。开斋节上午,教民们皆沐浴净身,穿戴整洁,到清真寺参加会礼,听阿訇讲“窝尔兹”,举行仪式(礼尔的)。此后即开始拜亲访友,互相祝贺。西吉穆斯林对开斋节特别重视,庆祝场面十分隆重。
二、古尔邦节:古尔邦节是阿拉伯语音译,变称“宰牲节”,本县回族统称“古尔巴尼”或称“小尔的”。在伊斯兰教农历的12月10日举行。此日,教民均沐浴盛装,到清真寺举行聚礼仪式,之后走坟,回家举行宰牲仪式,宰牲的牛、羊肉等除了自己食用外,还要分送亲友和邻居群众,古尔邦节宰牲已成为穆斯林的传统庆典。
三、圣纪节: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圣人的生辰纪日都在伊斯兰农历3月12日,所以统称圣纪,纪念活动主要在清真寺举行,圣纪节已成为西吉回族每年一次规模浩大的庆典。

回乡民俗

一、服饰:西吉回族男子一般常戴平顶无沿白帽或黑帽,大多数喜欢戴白帽;回族妇女一般多穿白色,月白色蓝、黑色右衽大襟衣裳、大裆裤子。老年妇女大多用布带束扎裤角。青年妇女和姑娘喜欢穿较艳丽的花衣裳、裤子;同时还爱穿自己绣的花缠腰、肚兜兜。回族已婚妇女,头发都要按照风俗习惯,收拢挽起,不让外露。妇女除包头外,还佩带“盖头”。“盖头”一般分绿、黑、白三种颜色,少女和年轻媳妇戴绿色,中年妇女戴黑色,老年人戴白色。
二、饮食:牛羊肉是西吉回族的主要肉食品。回族只吃经阿訇、满拉或有经学知识、会宰牲者宰的牛、羊、骆驼、兔子等反刍动物和鸡、鸭、鹅。禁忌猪、马、骡、驴等不反刍动物及一切凶禽猛兽和任何自死动物的肉,不食用任何动物的血液。西吉回族的馓子、麻花(用面粉经过加工后的油炸食品)是待客、送礼、过节的传统食品。
三、忌讳:西吉当地回族有许多忌讳。忌用一只手瓣馍馍,囫囵吞食馒头或络饼;忌蹲在炕上、板凳上就餐;晚辈坐下与长者说话时,忌跷“二郎腿”;为客人倒茶后,茶壶嘴一定要向外放,不能把壶嘴对客人。回族家中忌用任何管弦乐器吹拉弹唱。忌在挂有阿文字画或藏放经典房内吸烟。

相关热词搜索:宁夏 西吉县 西吉县

上一篇:[宁夏.西吉县]西吉县的地理位置
下一篇:[宁夏.西吉县]西吉县的自然地理

分享到:
收藏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宁夏汇融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2000816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502000007号

技术支持:宁夏汇融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运营:宁夏物流与采购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