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站内 百度 谷歌 搜搜 360搜索
地方分站 银川站 石嘴山站 吴忠站 中卫站 固原站 阿拉善盟 乌海站 巴彦淖尔站 鄂尔多斯站 榆林站 平凉站 庆阳站 延安站

[陕西.延安市]延安市基础设施
2013-06-14 15:29:58   来源:延安市人民政府网站   评论:0 点击:

基 础 设 施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1年生产总值达到1113.35亿元,比2006年翻了一番,人均突破8000美元;财政总收入400.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0.7亿元,分别增长1.7倍和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基 础 设 施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1年生产总值达到1113.35亿元,比2006年翻了一番,人均突破8000美元;财政总收入400.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0.7亿元,分别增长1.7倍和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188元和6565元,分别增长1.5倍、1.7倍。6个县区先后跨入陕西十强县。油、煤产量稳步增长,原油总产1623.1万吨,其中地产原油926万吨,加工原油996.9万吨,原煤产量2917.9万吨。工业增加值占到生产总值的70.9%。粮食连年丰收,产量稳定在70万吨左右。苹果面积达到310万亩,产量243.8万吨,分别占全省的34%27%。红枣、核桃、畜牧、大棚蔬菜等特色产业持续发展,农村主导产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达到56.2%。我市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建成开放,枣园、杨家岭等13处革命旧址全面整修,黄帝陵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来延游客达到20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10亿元,分别增长2.6倍和3.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7亿元,增长1.4倍。

  (二)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18.9亿元,是前五年的4倍。石油炼化、煤焦化、天然气液化和一批农业、物流等产业项目开工建设。火车新站、包西铁路复线、青兰高速延安段建成投用,新机场试验段完工,延志吴、延安至延水关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实现县县通二级路、乡镇通油路、建制村通公路。南沟门水库等一批水利工程开工建设,率先在全省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建成750千伏智能变电站和一批33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项目。完成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实现户户通电和通信全覆盖。建成303个新农村重点村。

  (三)城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三山两河”治理成效显著,城市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建成枣园广场、延河水景工程和一批城市道路、桥梁、隧道等市政项目,水、电、气、热等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县城建设力度加大,承载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吴起、志丹建成国家文明县城和卫生县城。农村人口加快向城镇转移,城镇化率达到49.5%

  (四)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千里绿色长廊等林业重点工程,退耕还林成果得到有效巩固。完成造林348.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5.4%,提高8.8个百分点。县城全部实现气化,11个县城垃圾和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五)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完成政府机构、粮食流通体制、集体林权制度、文化体制等改革任务。国企改革稳步推进,8户企业完成改制。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设立5家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和24家小额贷款公司。招商引进项目581个,到位资金469亿元,是前五年的5.6倍。中煤集团、上海绿地、河北中达、民生百货等知名企业入驻我市。所有县区实现外贸进出口零突破。民营企业发展到5001户,个体经营户达到6.6万户,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8.1%,提高6个百分点。

  (六)民生保障水平逐步提升。五年新增城镇就业7.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9万人,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率先在全省建立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制度,13个县区全部列为国家新农保试点县,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和城镇职工医保市级统筹。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247.5万平方米,解决了2.4万户群众住房困难。高龄老人、残疾人、孤儿和城市独生子女父母生活补贴等政策全面落实。坚持每年为残疾人办好十件实事。建成35个县乡敬老院,八一敬老院迁建项目开工。扶贫攻坚力度加大,31.5万人实现脱贫。

  (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率先在全省实现免费义务教育,9个县区实现“双高普九”,我市被授予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先进市,宝塔、延川建成省级教育强县。实施了中小学“蛋奶工程”,19.1万学生受益。组建了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建成新校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子长公立医院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全面实行农村计生家庭奖励、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育龄妇女免费健康检查政策,宝塔、子长等6个县区建成国家计生优质服务县。文化事业快速发展,推出《梦回延安保卫战》、《延安保育院》、《延安颂》等一批演出剧目和“延安过大年”、“陕北民歌大舞台”等文化品牌。连续七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信访工作全面加强,“平安延安”创建深入开展,完成“五五”普法任务。安全生产形势平稳,食品药品监管成效显著,突发事件应急机制逐步健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科技、体育、统计、方志、档案、气象、烟草、盐务、工商、质监、税务、监察、民族宗教、妇女儿童、外事侨务、国家安全、人民防空、国防动员、驻延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建设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相关热词搜索:陕西 延安市 延安市

上一篇:[陕西.延安市]延安市经济状况
下一篇:[甘肃.庆阳]庆阳的自然地理

分享到:
收藏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宁夏汇融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2000816号-1  宁公网安备64010502000007号

技术支持:宁夏汇融鑫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合作运营:宁夏物流与采购联合会